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护理人员对高压氧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高压氧(HBO)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不同科室的8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科室、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HBO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一般;不同科室、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HBO知识掌握程度不理想,应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HBO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临床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反映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表现。冰袋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手段。笔者曾于2008年发表《巧用新方法制作冰袋》[1],在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收集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对DEACMP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我科2004~2009年收治的51例DEACMP患者的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基础病、并发症、最重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等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年龄、并发症、最重时ADL评分对预后有一定影响,年龄的OR值为2.571,95%CI值为1.274~5.325,P值为0.001;并发症的OR值为3.519,95%CI值为2.473~6.429,P值为0.001;最重时ADL评分的OR值为6.624,95%CI值为4.177~18.365,P值为0.002;而性别、吸烟、基础病对预后影响不明显。结论:年龄越大,病程中出现并发症和最重时ADL评分越低的患者预后越差,疾病治疗期间应加强DEACMP患者的护理,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高压氧(HBO)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不同科室的8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科室、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HBO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一般;不同科室、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中塑形冰袋用于不同部位的物理降温作用.方法 采用各种自制塑形冰袋物理降温.100 ml塑形冰袋可用于额头及儿童腋下降温,250 ml塑形冰袋可用于成人腋下和腹股沟,头部降温可选择500 ml的塑形冰袋.选取我科16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青年男性患者与采用普通冰袋的患者进行对照,两组均在冰敷后1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氨酸(glycine,Gly)对ATP耗竭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及细胞内ATP含量的检测,观察ATP耗竭时Gly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甘氨酸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耗竭1 h内,Gly保护组细胞内的ATP含最高于耗竭组.耗竭6 h后.Gly保护组细胞的LDH释放率较耗竭组明显下降,MTT吸光度也明显上升.同时,ATP耗竭后细胞甘氨酸受体表达上调,这种上调趋势在使用甘氨酸后有所缓解.结论:甘氨酸町保护ATP耗竭的SH-SY5Y细胞,并缓解细胞应激时甘氨酸受体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氨酸(Gly)在ATP耗竭性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FP-LC3)质粒导入犬肾细胞(MDCK)中,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生成?同时收集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表达,并检测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活性改变?结果:MDCK细胞经转染GFP-LC3质粒后,可见细胞浆内散布明显的点状荧光颗粒;转染细胞被剥夺ATP后,发现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明显增多,GFP-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高,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用甘氨酸处理细胞后,发现自噬体较ATP耗竭组明显减少,GFP-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ATP耗竭能诱导细胞的自噬性死亡,Gly可抑制ATP耗竭细胞的自噬,其机制可能与AMPK活性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在海军总院高压氧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的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13年3月—2014年1月高压氧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共2个疗程,1个疗程10 d。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改善程度、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5.66±3.74) 分和(55.28±4.54) 分(t=11.61,P<0.01)、93.3%和86.7%(χ2=3.96,P<0.05)、93.3%和63.3%(χ2=4.58,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疗效,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曹剑秋  胡慧军  肖宏  王圣元  杨艳 《护理研究》2011,25(26):2367-2368
[目的]了解0.2 MPa高气压环境对护士月经情况的影响,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陪舱制度。[方法]对高压氧科18名长期陪舱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既往月经及经期陪舱情况。[结果]18名护士总陪舱次数1 041人次,陪舱后月经异常34人次。经期陪舱后月经异常情况与护龄、婚育情况、陪舱频次无关,而且经期陪舱引起的月经异常为暂时性、可逆性的改变,而非器质性病变,当避免经期陪舱后是可以恢复的。[结论]在安排陪舱时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同时控制每月的陪舱次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