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曹东维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27-29,i0001
目的:观察二羧酸转运蛋白对衰老细胞和不老细胞系端粒长度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7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在已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基础上,使用含有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反转录病毒液将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导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表达,①观察WI-38细胞传代数。②WI-38细胞端粒长度,用Southern blot检测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段的长度。③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端粒长度测定,Soutllern Rblot检测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段的长度。 结果: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导入后,①WI-38细胞形态呈衰老细胞样变化,提前8-12代衰老。②WI-38/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细胞(37代)端粒长度较中年细胞(37代)缩短[(6.08&;#177;0.10),(723&;#177;0.05)kb,P〈0.051。③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细胞端粒平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较人肾小管上皮细胞/neo细胞端粒平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缩短[(4.85&;#177;0.18),(6.32&;#177;0.12)kb,P〈0.05]。 结论: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可促进衰老细胞和不老细胞系端粒长度的缩短。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既是内分泌器官又是内分泌作用的靶器官 ,它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肾脏通过激素和其他重要的代谢产物直接改变基因的功能或启动一系列导致酶功能改变的步骤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许多肾脏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钙磷代谢紊乱 ,如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 ,CRF)等 ,临床上以CRF所致的钙磷代谢紊乱最常见。现对CRF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CRF时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及后果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是CRF ,尤其是尿毒症患者代谢紊乱的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科学内涵,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A组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OS)组。通过“高脂饲料饲养、单肾切除以及STZ腹腔注射”等综合措施联合诱导改良型DKD大鼠模型。成模后,对于4组大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其双蒸水、TFA混悬液以及ROS混悬液。在中、西药物干预的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收集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等标本,进而针对DKD模型鼠IR和足细胞EMT相关的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包括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body weight, BW)及肾脏质量(kidney weight, KW),生化参数和IR指标,肾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  相似文献   
4.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 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最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2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背景: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参与能量代谢,对细胞衰老可能有影响,但其促进细胞衰老的机制不清。 目的:通过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的测定探讨二羧酸转运蛋白(hNaDC3)促进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5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完成。 材料:WI-38细胞为ATCC公司产品;pLNCX2反转录病毒载体、正义载体PLNCX2-hNaDC3和反义载体PLNCX2-AshNaDC3为Clontech公司产品。 方法:在已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基础上,使用含有hNaDC3基因的反转录病毒液将hNaDC3基因导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中,并获得表达,通过细胞周期、P16的检测以观察其对细胞衰老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WI-38细胞hNaDC3整合和表达。②hNaDC3转导致WI-38细胞形态和传代数的改变。③细胞周期变化。④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 结果: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I-38/hNaDC3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hNaDC3的表达, WI-38/As hNaDC3细胞有hNaDC3 mRNA整合而无蛋白表达。与对照细胞相比,hNaDC3基因导入后,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形态呈衰老细胞样变化,细胞传代数减少8~12代,生长速率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增高。 结论:hNaDC3可能通过增高P16表达促进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早衰的影响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首先从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者大网膜分离培养出腹膜间皮细胞。将腹膜透析液加入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通过腹膜间皮细胞传代数、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端粒的检测以观察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腹膜间皮细胞早衰的干预作用。结果与仅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相比,腹膜透析液致腹膜间皮细胞传代数减少4~5代,生长速率降低42%,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69.1±0.3)%],端粒长度缩短(4.35±0.12)kb比(5.45±0.10)kb,t=2.228,P=0.000]。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中分离培养出腹膜的间皮细胞接近衰老细胞,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间皮细胞衰老进程延缓。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延缓腹膜透析液所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的衰老进程。为临床上延缓腹膜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的远期疗效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腹膜透析液(PDF)生物不相容性是影响长期腹膜透析疗效和导致透析技术性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改良的双室双袋PDF逐渐在临床应用,较传统PDF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文中就近年来双室双袋PD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的肾小管损伤可能是与肾小球和微血管病变同时出现的,并且在其肾损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被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管病(diabetic tubulopathy, DT)”。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减轻DT的多靶点治疗作用和药理机制,笔者将全部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组)、DT模型组(模型组)、DT模型+TFA组(TFA组)以及DT模型+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OS)组(ROS组)。通过综合措施建立基于DKD的大鼠DT模型。在DT模型鼠成模后,每天用双蒸水、TFA混悬液、ROS混悬液分别给4组大鼠连续灌胃。在给药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分别收集其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等标本而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并观察TFA和ROS对DT模型鼠血液、尿液生化指标,肾小管损伤指标,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指标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透液相关浓度葡萄糖(1.5%、2.5%)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p21的影响及葛根素的拮抗作用。方法人腹膜间皮细胞在含糖(1.5%、2.5%)、含糖含葛根素(葛根素终浓度为100 mg/L)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定p21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含糖1.5%和含糖2.5%培养基培养24 h后人腹膜间皮细胞大多出现肥大和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高浓度葡萄糖刺激p21蛋白表达,含糖2.5%组和含糖1.5%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葛根素含糖组腹膜间皮细胞中处于G1期细胞数较相应浓度含糖组减少,p21表达减少(P〈0.05)。结论高糖可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p21蛋白的表达,且可能与高糖作用下细胞肥大及G1期阻滞有关,葛根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of Science从发文年代、国家/地区和机构、核心作者及主要期刊分布几方面分析医学信息学学科大数据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借助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电子健康档案、转化生物信息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