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先后报告了空管药物法治疗牙髓病。认为不充填根管,只要封闭根尖孔,即可达到治疗目的。1984年来我科对65枚牙髓病牙进行了单纯空管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脱位后持续一周以上不能复位者称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临床上极为少见,本文报告4例,并就其治疗的方法选择、复位时机、下颌疲劳运动复位法等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82岁;脱位时间:最短2个月,长者达4个月,平均2.75月;脱位原因:习惯性脱位所致2例,外伤后脱位1例,急性前脱位误诊延误治疗1例;治  相似文献   
3.
肺癌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 71例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肺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 76 .0 6 % ,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的 2 0 .0 0 % (χ2 =2 1.2 1,P <0 .0 1) ;低分化癌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 (χ2 =4.146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χ2 =5 .2 2 6 ,P <0 .0 5 ) ,Ⅲ~Ⅳ期癌显著高于Ⅰ~Ⅱ期癌 (χ2=5 .42 0 ,P <0 .0 5 )。④结论 VEGF是判断肺癌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DPC4在胃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PC4(SMAD4)蛋白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胃癌及20例癌周粘膜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胃癌DPC4(SMAD4)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75%(30/40),20例癌周粘膜内DPC4(SMAD4)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PC4蛋白在胃癌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发生部位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肿物大小有关性(P<0.01)。结论:DPC4(SMAD4)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和环氧合酶-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NF-κB)为核转录因子中一员,被激活后从细胞质转位入核,与靶基因的调控区结合,调控蛋白转录.环氧合酶-2(COX-2)是位于核膜的膜结合蛋白,在血管内外激活物激活的条件下可表达,在组织损伤及炎症时表达增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检测不到。研究表明NF-κB和COX-2过度活化或表达则与消化道细胞癌变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104例涎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发现男女患者的比值为1:1.21;良性肿瘤80例,占76.9%;恶性肿瘤24例,占23.0%;良性肿瘤多见于21~50岁组(63.25%),主要为混合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多见于51~60岁组(58.33%),主要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肿瘤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腮腺部、颌下腺部、小涎腺部及舌下腺部。其中腮腺及颌下腺部良性肿瘤高于恶性肿瘤;小涎腺中的恶性肿瘤比重大大增加。诊断中强调了细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价值,并对肿瘤的手术原则及预后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中LR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LR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80例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LRP、GST-π、TOPOⅡ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LRP表达率为80.00%(64/80),临床Ⅱ、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1期,GST-π表达率为65.00%(52/80),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TOPOⅡ表达率为55.00%(44/80),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LRP与GST-π间有明显相关性,说明它们对肿瘤耐药起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性。LRP、GST-π与TOPOⅡ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耐药起作用。结论乳腺癌联合检测LRP、GST-π、TOPOⅡ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由分化性的梭形纤维母细胞/肌母细胞组成的肿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多位于肺、肠系膜、腹膜后,而发生于膀胱者较为罕见。临床多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似恶性肿瘤,术前极易误诊为膀胱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  相似文献   
9.
曲延刚  李虹  陈甦  周琳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14-1115,1067
目的观察肺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neoplasms with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院2008年会诊的1例肺PEComa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PEComa临床表现与其他肺肿瘤比较无独特性。其是起源于血管周细胞的良性间叶性肿瘤,镜检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富含糖原,细胞核无明显异型,未见核分裂像及瘤性坏死。免疫组化标记该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黑色素标记HMB-45及S-100。结论 PEComa发生于肺比较罕见,与肺的其他恶性肿瘤鉴别需借助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0.
以往常采用前唇原长法和前唇加长法行双侧唇裂修复,在静止情况下效果满意,但上唇运动时前唇平坦畸形、不协调。原因之一是口轮匝肌没有重建其连续性,其二是前唇与前颌部未分离,唇部粘连,前唇沟较浅所致。近几年来,我科与美国国际彩虹医疗中心合作,并加改进,运用功能性修复双侧唇裂法,较好地纠正了上述不足,效果较满意。本文就其方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