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曲小龙  胡厚源  涂爱华  肖鹏  梁华  文玲 《重庆医学》2008,37(23):2663-2664
目的 评价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或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共收集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者77例,对其中43例单纯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 43例单纯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者胸闷症状发生率较高,达69.8%(30/43);而其中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阳性者仅有6例;目前出院诊断均未单独列出"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这一诊断,而多采用了"心脏神经官能症".结论 右冠脉发育细小者较常出现胸闷症状,建议临床采用"右冠脉发育细小(或发育不良)综合征",利于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鉴于文献有右冠脉发育细小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报道,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做好随访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于我科确诊为HCM的患者26例作为HCM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3.54±13.29)岁。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1.52±11.8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MR检查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HCM组左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与左室峰值充盈率(left ventricular peak filling rate,LVPFR)和左房大小的相关性。其中左房大小参数包括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APD)、左房上下径(left atrial superoinferior diameter,LASID)和左房横径(left atrial transverse diameter,LAT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LVM、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LAAPD、LASID、LATD等参数明显增大(P<0.05),LVPFR明显减小(P<0.05),而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如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峰值射血率(left ventricular peak ejection rate,LVPER)等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M组LVM与LVPFR呈负相关(r=-0.509,P<0.05),LVM与LAAPD和LATD呈正相关(r=0.493,0.466,P<0.05),LVM与LASI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328,P>0.05)。结论 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明显,CMR在定量评价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HCM患者的LVM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LVPFR、左房大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4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1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平日间断口服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患者于入院前10天因“感冒”后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压榨样,无放射痛,伴大汗,持续约30min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未应用任何药物治疗。此后胸骨后疼痛间断出现,程度较前略有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PCI的1 4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n=375)和非糖尿病组(n=1 106)。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变化及CIN发生率,分析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PCI术后非糖尿病组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CIN发生率分别为36.8%和16.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IN组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CIN组(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高且生存率明显下降,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抗炎和抗凝双效功能的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5,SSL5)与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融合,从金黄色葡萄球NCTC8325菌株中克隆SSL5基因;经DNA重组技术,将编码pelB前导序列、SSL5和TAP的基因重组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HOG21中,再转染于大肠杆菌BL21中扩增表达,制备融合蛋白SSL5-TAP或TAP-SSL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和SSL5一样,具有与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结合的特性;采用反应底物法在体外检测融合蛋白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factor Xa,FX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TAP-SSL5保留了SSL5与PSGL-1结合的特性,并且融合蛋白TAP-SSL5可显著抑制FXa的活性(P<0.01),抑制率达39.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是一种以PSGL-1为靶向的新型抗炎、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凝胶过滤法分离得到人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或小鼠抗人CD42b(glycoprotein 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情况;以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及PAC-1的结合反映血小板的激活程度;以全血电阻法定量分析TAP-SSL5对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为评价TAP-SSL5的出血风险,进一步观察了TAP-SSL5对小鼠尾部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TAP-SSL5可与血小板结合,并竞争性抑制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提示TAP-SSL5可与血小板表面的GPIbα结合,进而抑制GPIbα与vWF的相互作用。但高浓度的TAP-SSL5(终浓度30 mg/L)也能激活血小板,使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增加(表达阳性率为90.4%)和PAC-1的结合量上升(阳性率为66.3%);终浓度为10、30 mg/L的TAP-SSL5可引起血小板的显著聚集。给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0 mg/kg的TAP-SSL5,可显著延长尾部出血时间,由对照组的(647.1±33.7)s延长至(753.6±127.3)s(P<0.01);而常规剂量组(3 mg/kg TAP-SSL5)尾部出血时间为(612.8±79.1)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保留了SSL5与血小板GPIbα结合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TAP-SSL5的抗血栓作用,但同时也导致融合蛋白TAP-SSL5在高浓度情况下可延长出血时间和激活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TAP-SSL5基因,进而制备融合蛋白TAPSSL5,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研究重组蛋白TAP-SSL5与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结合的特性;采用反应底物法在体外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a(factor Xa,FXa)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Fe Cl3诱导的S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研究TAP-SSL5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Fe Cl3诱导的C57BL/6J小鼠肠系膜动脉血栓模型,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连续检测TAP-SSL5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TAP-SSL5可与粒细胞表面PSGL-1结合,并抑制粒细胞与P-selectin和血小板的结合。TAP-SSL5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Xa活性(P 0. 01)。体内实验中TAP-SSL5可明显抑制Fe Cl3诱导的SD大鼠下腔静脉及C57BL/6J小鼠肠系膜动脉血栓的形成。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具有抗炎和抗凝双重效果,可以明显抑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ASA的成年(≥18周岁)HOCM患者44例.术中实时监测静息和激发状态下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并于术后3d,1、3、6、12、24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程度、左房和左室容积、估测静息状态下LVOTG值,以及心功能状态、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44例HOCM患者ASA术后即刻,静息LVOTG由术前(79.9±37.9) mmHg下降至(33.8 ±30.2)mmHg (P <0.01),激发LVOTG由术前(112.4±43.8)mmHg下降至(36.8±30.0) mmHg(P<0.01).术后常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舒张末期左房容积由术前(113.8 ±50.3)mL下降至(97.6±45.7)mL(P <0.01),收缩末期或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均有明显增加,左室各节段收缩同步性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的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结合药物治疗可使患者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组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周龄雄性ApoE-/-小鼠21只,随机分为3组:TAP-SSL5组(3 mg·kg-1·d-1)、SSL5组(2 mg·kg-1·d-1)、空白对照组(pH 7.4磷酸盐缓冲液),ip,qd,连续给药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高脂饮食饲养12周后取材,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小鼠主动脉血管进行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分析小鼠主动脉根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小鼠主动脉内膜面采用油红O染色,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结果: 高脂饲养12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P-SSL5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和TC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TG、HDL-C、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表明,TAP-SSL5组主动脉根部切片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大体标本斑块油红O染色提示TAP-SSL5干预组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结论:TAP-SSL5可显著抑制ApoE-/-小鼠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