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MI患者直接与择期PTCA术后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 ,分别对 2 4例经直接PTCA治疗 (直接PTCA组 )和 2 2例经择期PTCA治疗 (择期PTCA组 )的AMI患者于PTCA术后 10~ 2 0d进行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并在 1周内完成心肌1 8F 脱氧葡萄糖 (FDG)符合线路显像。将MIBI摄取明显减低或无摄取而FDG摄取明显改善的心肌节段判定为存活心肌。结果 直接PTCA组与择期PTCA组的心肌灌注减低节段分别为 16 .2 % (35 2 16个 )和 2 8.3% (5 6 198个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8.8,P <0 .0 1) ;存活心肌节段分别为 77.1% (2 7 35个 )和 5 3.6 % (30 5 6个 ) ,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18.4 ,P <0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分别为 (6 5 .4± 9.8) %和 (5 1.2±10 .3)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5 ,P <0 .0 5 )。结论 直接PTCA能更有效地增加心肌血流灌注 ,并可更多地挽救AMI患者的存活心肌和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CTEPH的76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27~84岁)的肺V/Q断层显像结果,与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核素显像与CTPA诊断CTEP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应用SPSS 11.5软件行x2检验,对2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CTEPH患者V/Q显像受累肺段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最终确诊CTEPH 47例(肺动脉造影或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非CTEPH 29例.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6/47)、86.2% (25/29)、93.4%(71/76)、92.0%(46/50)和96.2% (25/26),CTPA的检查对应结果分别为78.7% (37/47)、93.1% (27/29)、84.2% (64/76)、94.9% (37/39)和73.0%(27/37),V/Q显像的灵敏度(x2=5.818,P=0.012)和阴性预测值(x2=5.693,P=0.017)均高于CTPA.V/Q显像可以对CTEPH和特发性PAH及遗传性PAH进行鉴别诊断:CTEPH患者灌注显像呈肺叶、肺段分布的稀疏缺损区,而通气显像基本正常,特发性及遗传性PAH灌注显像则表现为不呈肺段分布的多发、散在的“斑片状”稀疏缺损区或血流灌注基本正常.在47例CTEPH患者的940个肺段中,肺灌注断层显像共检出585个(62.2%)受累肺段,平均每例患者有12.4个肺段受累,右肺受累比例明显高于左肺[36.2% (340/940)与26.1% (245/940);x2=40.85,P<0.01].结论 V/Q显像在CTE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V/Q显像正常可排除CTEPH的诊断;而在临床高度怀疑CTEPH、CTPA与肺动脉造影检查均为阴性时,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与肺灌注/通气显像在肺栓塞(PTE)血流动力学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PTE诊断患者49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左心室前后径比值(RV1/LV1)、右/左室横径比值(RV2/LV2)、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WM)、右/左房横径比值(RA/LA)、主肺动脉内径(MPA)、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下腔静脉深吸气时最小径(IVC),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PS).再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检查,对灌注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将评分相加得肺灌注缺损指数(PPI),并依据PPI分为肺灌注正常组(Ⅰ组)、肺灌注轻度减低组(Ⅱ组)、肺灌注明显减低组(Ⅲ组).结果 三组间超声参数中RVWM、TRPG、PAPS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灌注正常组与轻度减低组之间TRPG、PAPS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明显减低组之间TRPG、PAPS和RVWM均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减低组与明显减低组之间RVWM有显著性差异.BV2/LV2、RVWM、TRPG、PAPS与PPI之间有弱相关,r分别为0.159、-0.170、0.165、0.172(P均<0.01).结论 肺栓塞患者肺动脉与右心的改变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与肺灌注/通气显像共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乳腺癌相关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对15对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癌旁乳腺组织进行差异基因的消减,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挑选克隆经PCR鉴定后,对200个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序列进行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建立了乳腺癌差异表达片段cDNA消减文库;通过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得到1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6个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26个基因中有15个已被文献明确报道在乳腺癌组织或细胞中有差异表达。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建立了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cDNA消减文库,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与CT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29例患者中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19例,真阴性6例,假阳性、假阴性各2例,其诊断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5%(19/21例)、75.0%(6/8例)和86.2%(25/29例);而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15/21例)、87.5%(7/8例)和75.9%(22/29例)。在符合线路显像与CT检查均阳性的13例患者中,CT检出病灶20个;而符合线路显像检出27个,比CT多检出的病灶包括食管癌复发,锁骨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及骨转移。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在临床疑有复发转移而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单侧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82例单侧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的对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将其与血清肌酐(SCr)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对侧肾脏功能受损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对侧肾GFR与SCr值呈负相关(r=-0.643,P<0.001);在一侧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肾结石和泌尿系移行细胞肿瘤患者的对侧肾脏易受损害.结论 单侧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有必要通过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密切观察对侧肾脏情况,以便及时治疗,防止对侧肾功能的衰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