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制作要点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参照Kamada等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门静脉灌注肝脏,改进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为单线连续缝合法。结果210只大鼠原位肝移植24h存活率为91.0%(191/210),平均无肝期17min,1周生存率为85.2%(179/210)。结论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可缩短受体无肝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原位肝移植大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为153例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术前1 d肠镜下于肿瘤周围注射纳米碳(观察组),94例患者直接手术(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大体标本情况及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标本长度较短[(17.8±5.3)cm vs.(19.7±4.2)cm,P=0.020],近切缘距肿瘤距离较短[(7.3±3.7)cm vs.(8.6±3.3)cm,P=0.028)],远切缘距肿瘤距离较短[(4.7±1.8)cm vs.(5.7±2.6)cm,P=0.014)],淋巴结检出数量较多[(16.9±6.5)vs.(11.2±5.9),P<0.001],淋巴结<12枚比例较低(13.6%vs.59.6%,P<0.001)。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有助于指导合理选择手术切除范围,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动态观察阿霉素(ADM)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耐药性的产生,了解多药耐药相关蛋白(TRP)在其耐药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逐步提高培养基中ADM的浓度诱导SMMC-7721细胞和用含不用ADM浓度的培养基直接短期培养SMMC-7721细胞的方法,诱导细胞产生耐药性,绘制剂量反应曲线,确定细胞耐药倍数,RT-PCR法测定细胞MRP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浓度。结果 随着培养基中ADM浓度的逐步提高,MRPmRNA的表达也逐渐增强,细胞内DNR浓度明显下降,SMMC-7721细胞的耐性逐渐增加;用含不同ADM浓度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亲代细胞后,虽然MRPmRNA表达明显升高,但细胞内DNR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并且绝大部分细胞短期内死亡。结论 ADM可以逐步诱导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全胃切除术及D2淋巴结清扫术的94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腔镜组(n=68)与开腹组(n=26),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50(42.5,80)ml vs.100(67.5,162.5)ml,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6±1.5)d vs.(4.4±1.7)d,P=0.041]、术后住院时间[(12.3±3.6)d vs.(14.5±4.1)d,P=0.014]短。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脾门淋巴结清扫数量、脾门淋巴结阳性率、切脾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中上部癌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2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122例(67.0%)合并良性胆系疾病。术前早期诊断仍很困难,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B超诊断符合率为63.9%,CT诊断符合率为78.9%,B超和CT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2.7%。60例行非手术治疗,12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晚期胆囊癌103例。晚期胆囊癌的根治切除率为33%,行扩大根治术24例。早期胆囊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晚期胆囊癌根治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较姑息性手术者明显为长(17.6个月VS.3个月)。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对晚期胆囊癌应行积极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122例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治疗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8年4月至2003年2月外科治疗的12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部分患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例Ⅰ、Ⅱ及Ⅲ期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103例Ⅳ、V期胆囊癌患者中34例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根治切除率为33.O%,余69例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行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姑息性手术者(17.6个月vs7.3个月)。结论 对胆囊癌应采取积极的、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扩大根治术可使部分Ⅳ、Ⅴ期胆囊癌患者受益。应注意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做到无残留癌的根治性切除。对综合治疗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肝细胞癌多药耐药亚株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SMMC-7721细胞株,通过不断提高培养液中阿霉素(ADM)的浓度,长期筛选培养,得到了人肝细胞癌多药耐药亚株SMMC-7721/ADM后,对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①SMMC-7721/ADM对ADM的抗药性提高了33.3倍,对长春新碱的抗药性提高了16.8倍,对顺铂的抗药性提高了2.8倍;②耐药细胞与亲代细胞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倍增时间分别为32.0h和30.5h,呈现相似的生长曲线;③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发现,耐药细胞与亲代细胞形态上的明显差别是前者微绒毛变得粗短、稀疏、分布不均;④耐药细胞保持着肝细胞癌的特征,能在裸小鼠皮下移植再现;⑤SMMC-7721/ADM在去药培养1个月和2个月后耐药指数下降为28.0%和9.2%。而在ADM(0.04μg/ml)存在下生长2个月后,耐药倍数可保持稳定(35.4倍)。结论 SMMC-7721/ADM细胞亚株具有稳定的耐药性细胞株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大肠疾病引起的肠道出血。由于病因很多,诊断困难,常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以来应用Seldingers技术经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诊断疑难性下消化道出血18例,...  相似文献   
10.
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5月对35例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采取从肠外营养到胃镜置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直至经口进食的阶段营养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8-75岁,平均46.91±16.8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33例(94.3%),恶心呕吐28例(80%),腹膜炎体征35例(100%),腹水31例(88.6%),其中合并胸水2例,黄疸4例(11.4%),出现 Grey-Turner征、急性肾衰、ARDS各1例(各占2.9%),中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