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病药时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其特征为伴有主观不适感觉的运动不宁、活动过度,需经常变换姿式,不停地活动肢体,重者,甚至连短暂的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评价分析了治疗效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矿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认为光动力疗法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防治再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l病例资料患者男,6岁,自幼发现C脏杂音,曾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闻(PDA),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为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损伤小,患儿家属特来我院咨询而收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前胸部轻度隆起,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超声。0动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vs0.61±0.12、0.29±0.09vs0.38±0.10、2.30±0.81vs3.34±0.75(L/min)、1.31±0.71vs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非心脏病住院患者Brugada心电图征发生率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大量住院的非心脏病患者心电图资料的回顾、分析 ,初步了解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idiopathicBrugadaelectrocardiogrampattern)的发生率 ,获取有关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流行病学的信息。方法 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 ,调查了 2 30 82份近年住院的非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 ,筛选出具有Brugada心电图征特征的心电图 ,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跟踪。 结果 共获 31份具有Brugada心电图征特征的心电图 ,占总数的 1 34‰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例。初步随访了 6例患者 ,发现其中 3例的家系成员中有晕厥史或Brugada心电图征。结论 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 ,且男性远比女性多 ,其临床及遗传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最早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依托的胸痛中心数据,评价胸痛中心建设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南部战区总医院共收治了STEMI患者2 782例,其中有1 570例接受了PPCI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根据不同年份,将患者分为8个组(2010组~2017组),比较不同年份患者的救治时间及院内死亡率的变化。结果:8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罪犯血管、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组患者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自2010年的116 min降至2017年的85 min (P=0.247);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FMC-to-B)从2010年的264 min降至2017年的163 min(P<0.001);患者的进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to-B)从2010年的109 min降至2017年的43 min(P<0.001);患者从发病到球囊开通血管(总缺血)时间(S-t...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及比索洛尔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 4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 15例健康人的左室舒缩功能和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 ,心衰患者中 2 5例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 5 mg/ d,另 15例患者仅常规治疗。 3周后重复各项检查。结果 :1心衰患者血淋巴细胞内 [Ca2 +]i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比索洛尔治疗 3周后 ,心功能改善 ,血淋巴细胞内 [Ca2 +]i 明显降低 (P<0 .0 1)。3心功能改善程度与 [Ca2 +]i 降幅呈正相关 (r=0 .6 8,P<0 .0 1)。结论 :比索洛尔与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联合应用 ,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过亢活性 ,逆转心肌细胞内 Ca2 +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8.
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的设置及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因病窦综合征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带有睡眠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睡眠时间设在 6~ 8小时。睡眠频率设为 4 0~ 5 0次 /min ,术后行Holter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起搏器睡眠功能均正常工作 ,无 1例患者睡眠时有不适感。结论 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工作可靠 ,更趋生理化 ,并能节省电能 ,是起搏治疗时一项有实用价值的功能设置。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血管内放射治疗可以降低血管内膜增生程度[1 ] 。初步的小规模临床研究亦显示 ,血管内放射治疗有可能是继支架之后另一降低再狭窄率的有效技术[2 ,3] 。但对血管内放射治疗抑制内膜增生的相关机制的研究 ,尤其是对血管壁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目前尚较少。最近有作者分别从动物实验及临床发现 ,血管内放射治疗因延迟损伤愈合而导致后期血栓形成。因此 ,对血管内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尚有待深入。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成形术后I型胶原动态演变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 .动物准备及放…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是否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方法:接受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40 mg/d,n=30)和泮托拉唑组(泮托拉唑40 mg/d,n=30),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抽血测定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计算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Ag),并观察30天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治疗后第7天与治疗前相比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性指数数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泮托拉唑组治疗后第7天与治疗前相比血小板聚集率数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小板反应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无明显影响,但泮托拉唑可能具有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治疗实验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