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具有多种功能,任何年龄进行脾切除的病人,面临重度败血症的危险均比正常人高,有人认为这与切脾后PMN 功能缺陷有关。为此,本文对切脾病人PMN 的某些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脾外伤(23名)和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7名)而切脾的总共30名病人,其中男21人(24~56岁),女9人(16~68岁)。处于切脾后第1~8年,最短不少于12个月。术后无致命性感染,目前亦无感染迹象。50名供血者和健康职员做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LBL+ TBL双轨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效果,选取济宁医学院2014级临床专升本学生204名,采用LBL+ TBL双轨教学,主要通过课前准备、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练习等教学方式,评价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LBL+ TBL双轨教学模式对医学免疫学学习的积极性。结果显示LBL+TBL双轨教学法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针刺治疗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大脑皮质、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缺血侧皮层及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高 (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 <0 0 1 ) ;电针可显著降低缺血侧皮层及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 <0 0 1 )。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缺血脑区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丙酸杆菌细胞壁骨架对荷瘤小鼠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RANTES和MIP - 1α趋化反应的影响。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应用雷公藤内酯醇 (0 .2~ 0 .4mg/kg ,ip)后 ,分离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 ,观察RANTES和MIP - 1α对T淋巴细胞趋化反应的影响 ,检测病变关节肿胀度 ,观察病变关节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雷公藤内酯醇在 0 .2~ 0 .4mg/kg范围内 ,能明显减轻佐剂性关节炎病变关节肿胀度 ,减轻病变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 ,显著抑制RANTES和MIP - 1α对T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指出 ,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RANTES和MIP - 1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成年个体的B淋巴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有报道表明IL-4在B细胞成熟和分化过程中具有支持怍用,但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就IL-4对前B 细胞的直接作用进行了研究。鉴于骨髓细胞的异质性,首先纯化其中的前B 细胞:取2~3月龄(C3H/eb C57BL/6)F1小鼠的骨髓细胞,根据前B 细胞表面有B220分子而无sIg 特点,即B220~+sIg~-细胞,以相应的荧光抗体进行标记,FACS 加以分离。结果所得细胞纯度>95%,sIg~+细胞<0.2%。该细胞做为前B 细胞用于下述实验。首先发现在没有支持细胞或因子时,一部分前B 细胞主要是小前B 细胞能够分化为B细胞。当加入一定数目的非前B 细胞(B220-  相似文献   
7.
暴发性肝衰竭(FHF)伴有4级肝性脑病(门体循环性脑病,PSE)时死亡率很高。原位肝移植(OLT)已用于治疗此种患者。本文作者报告了筛选病人的方法,并肯定,对FHF 病人成功地进行OLT 是可行的。病例和方法:37例诊断为FHF 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成人29,儿童8名。诊断标准为:1.严重的肝损害,发病8周内出现PSE;2.无既往肝病史。病人入院后最初24~48小时,用乳果糖治疗脑病,输注新鲜冷冻血  相似文献   
8.
IL-6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产生,也称作为IFN β_2、B细胞刺激因子2、杂交瘤生长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为26KDa 蛋白质。已知它具有抗病毒、诱发急性期蛋白、刺激B 细胞分化、辅助人类T 细胞活化的功能。本文表明IL 6还能增强NK 细胞的活性。作者首先观测了IL-6对人NK 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去除粘附细胞的PBL 做为NK 细胞的来源,NK 细胞与天然或重组IL-6在  相似文献   
9.
IL-6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可由T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近来实验发现,微量IL-6即能刺激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作者推测垂体前叶可能是IL-6体内来源之一。并在本文的体外实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Ge-132的抗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Ge-132(300mg/kg/日×13日)能明显抑制C57BL/6小鼠S_(180)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接近50%。实验过程中未见毒副反应。表明Ge-132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抗癌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