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 ,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 40 %~ 60 %[1 ] ,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快速尿素酶试验 (Rapidureasetest ,RUT )、1 4 C尿素呼气试验 ( 1 4 C -UBT)及血清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为临床上如何选择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选择符合要求 60例消化系疾病而就诊的患者 ,其中男 43例 ,女 17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46岁。对受检者两周…  相似文献   
2.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消化系肿瘤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标记免疫分析CA19-9、CA72 -4、CEA、AFP水平进行对食道癌、胃癌、肝癌、小肠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诊断研究。方法 :标记免疫分析了确诊食管癌 6例、胃癌 13例、肝癌 2 1例、空肠癌 2例、大肠癌 13例、胰腺癌 5例和胆囊癌 1例 ,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 :4种肿瘤标记物中以CA19-9敏感性最高达 92 %,特异性以AFP最高达 86%,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达 81%。结论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消化系恶性肿瘤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对患者血清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治疗的62例老年胃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方案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管粘附因子(sVCAM-1)、sICAM-1、Survivin水平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 结果 化疗前2组sICAM-1、sVCAM-1及Surviv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sICAM-1、sVCAM-1及Surviv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sVCAM-1、sICAM-1、Survivin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瑞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体外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根除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06株Hp临床分离株采用Kirby—Bauer法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并分析其特点。结果Hp临床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2%、20.68%、0.85%、6.23%、100.00%、12.75%。结论瑞安地区Hp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甲硝唑耐药率最高,达100%。药敏试验对临床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根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1 89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药物耐药性.方法:对患者胃黏膜组织进行增茵、分离培养、茵落涂片镜检、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Hp阳性706例(37.28%).胃癌、胃炎、消化性渍疡、其他疾病分别为26.32%(30/114),47.78%(322/674),32.96%(350/1 062)、9.10%(4/44);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其他疾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38.18%(488/1 278)和35.38%(218/616),男女性别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敏感试验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在87.25%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100.00%,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20.68%.结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男女性别间Hp感染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CD_8、CD_(2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D_8、CD_(28)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CD_8、CD_(28)进行测定,并与3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大肠癌组CD_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32.24±8.38)%比(22.18±7.55)%](P<0.01);而CD_(28)、CD_8~+,CDf的表达低于对照组[(52.03±10.94)%比(60.60±7.98)%,12.18-I-4.28比16.38±4.94](P<0.01).大肠癌组Dukes分期D期患者CD_8~+/CD_(28)~+的表达明显低于Dukes分期B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D_(28)、CD_8~+/CD_(28)~+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已浸润浆膜层患者CD_(28)、CD_8~+/CD_(28)~+的表达则低于未浸润浆膜层患者(P<0.01).结论 大肠癌患者CD_8、CD_(28)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观察淋巴细胞表型CD_8、CD_(28)变化,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院内交叉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镜消毒是医院消毒工作的重点。若内镜消毒不严密,就会为交叉感染提供机会,所以对内镜快速有效消毒尤为重要。一般医院多采用“三槽法”(清洗、消毒、再清洗)。耗时费力效果欠佳,为此我院购进了自动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本文检测消毒效果与“三槽法”方法作一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8和CD2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CD8、CD2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8、CD28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大肠癌组和30例对照组手术前及大肠癌组手术后PBL表型CD8、CD28进行测定。结果:肿瘤组淋巴细胞CD8的表达〔(32.24±8.38)%〕显著高于对照组〔(22.18±7.55)%〕,P<0.01;而CD28、CD8+/CD28+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52.03±10.94)%vs(60.60±7.98)%,(12.18±4.28)%vs(16.38±4.94)%〕,P<0.01;根治切除肿瘤后,CD28、CD8+/CD28+的表达升高〔(54.95±8.63)%vs(52.35±7.56)%,(14.54±6.12)%vs(12.14±4.90)%〕,P<0.05;姑息切除肿瘤后,CD28、CD8+/CD28+的表达升高〔(55.18±3.12)%vs(51.85±6.18)%,(14.68±2.78)%vs(10.62±1.63)%〕,P<0.05;CD8的表达在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后降低〔(29.66±8.58)%vs(32.04±10.01)%〕,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对73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A、B、C级分别为27、28、18例)和4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肝硬化患者并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法检测肺动脉内径及压力。结果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各组间肺动脉内径依次增宽、肺动脉压力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和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54,0.5,P〈0.05),ET-1和肺动脉内径以及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51,0.38,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肺血管扩张、肺动脉压力增高,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NO、ET-1参与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占5%左右,在高危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0%~40%,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