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大麻素Ⅱ型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R)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利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THP-1巨噬细胞。通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THP-1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p-AMPK、AMPK、p-mTOR、mTOR、p-P70S6K和P70S6K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THP-1巨噬细胞IL-1β和IL-18表达变化。结果 油红O染色检测显示,oxLDL成功诱导THP-1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B2R对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中NLPR3炎性小体具有抑制作用;同时,ELISA检测显示CB2R通过下调THP-1巨噬细胞IL-1β和IL-18的表达来抑制NLPR3炎性小体的产生。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B2R降低AMPK-mTOR-p70S6K通路的p-AMPK、p-mTOR和p-P70S6K蛋白表达来调控THP-1巨噬细胞产生NLPR3炎性小体。结论 CB2R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分子机制是通过AMPK-mTOR-p70S6K通路调节NLPR3炎性小体,进而抑制THP-1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  相似文献   
2.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最鲜明特点之一,本文就脏腑生理、病理的整体联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阐述了《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菊米提取液对人胃癌细胞株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AGS细胞与0.001、0.002、0.005、0.010mg/ml的菊米提取液共同孵育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7酶及caspase-6酶活性。结果不同浓度(0.001~0.010mg/ml)的菊米提取液对AGS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含菊米提取液0.002、0.005、0.010mg/ml的药物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分别为(11.03±2.01)%、(15.53±1.96)%及(23.77±1.65)%,不含药的对照组细胞凋亡发生率为(1.77±0.60)%;与对照组相比,除最低浓度(0.001mg/ml)药物组以外,其余药物组(0.002、0.005、0.010mg/ml)caspase-3/7酶及caspase-6酶活性有显著增强。结论菊米提取液在体外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胃癌细胞株AGS的增殖并通过caspase-3、6、7通路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小鼠肝切除术后疲劳的影响。方法将雌性KM小鼠48只分为术前空白组、术前对照组、术前实验组、术后空白组、术后对照组和术后实验组六组,各8只。除两组空白组外,余四组均制备肝切除模型。术前及术后实验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每天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0.01mg/g体重,余四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注射7d。术前三组与术后三组分别在术后第3天和第6天进行游泳跑笼实验,分别在术后第5天和第8天取血,观察肝再生状况,测定血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乳酸浓度。结果术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能显著增强小鼠肝切除手术后残留肝脏的再生(<0.05),提高术后血清中前白蛋白的浓度(<0.05),降低血中乳酸浓度(<0.05),增加小鼠游泳跑笼的圈数。结论术后给予人参皂甙Rb1可提高小鼠肝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前白蛋白水平,改善肝切除术后疲劳。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1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因胆囊炎或胆石症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腹痛、腹泻的患者32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造影确诊的98例老年DVT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PE)组和无PE组;依据血栓形成部位不同,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并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组间D-二聚体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合并PE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无PE组(t=6.424,P0.001;χ~2=12.086,P0.001);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溶栓抗凝前D-二聚体含量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5),治疗后各组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VT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合并PE;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患者D-二聚体表达及阳性率逐渐升高;DVT溶栓抗凝过程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血栓演变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3岁,因右下腹痛2d于2007年1月21日入院。有胃溃疡病史多年,无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史,无血栓病史。体检:T:37.7℃,P:90次/min,右下腹麦氏点压痛(+),轻度反跳痛,未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辅助榆查:血常规:WBC8.5×10^9/L,N78.8%;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低电压。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次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结肠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0例结肠腺癌(研究组)和130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厘米正常结肠粘膜组织(对照组)中MMP-11、MMP-12和VEGF-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结肠腺癌和20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厘米的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MMP-11、MMP-12和VEGF-D的表达。结果 结肠腺癌中MMP-11、MMP-12和VEGF-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粘膜组织,研究组中MMP-11、MMP-12和VEGF-D的表达与脉管浸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MMP-11、MMP-1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相关。研究组中MMP-11和VEGF-D、MMP-12和VEGF-D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三者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结论 MMP-11、MMP-12和VEGF-D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上调,且具有正相关性,三者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意义明显,联合检测三者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探讨老年性痴呆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癫证、郁证等疾病的病因证治.探讨中医药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应用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以HEP肝癌细胞作为Ⅰ组,SMMC-7721肝癌细胞作为Ⅱ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此化疗方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注射液凋亡指数(AI)分别为(23.6±2.4)%(Ⅰ组)、(24.3±3.3)%(Ⅱ组),卡铂的AI分别为(32.2±3.9)%(Ⅰ组)、(29.7±3.2)%(Ⅱ组)。两者联合AI分别为(41.5±3.6)%(Ⅰ组)、(36.8±4.1)%(Ⅱ组)(P值均<0.05)。苦参注射液抑瘤率(IR)分别为(41.1±4.3)%(Ⅰ组)、(39.9±5.3)%(Ⅱ组),卡铂的IR分别为(48.9±4.9)%(Ⅰ组)、(45.7±5.8)%(Ⅱ组)。两者联合IR分别为(65.2±5.8)%(Ⅰ组)、(54.1±6.3)%(Ⅱ组)(P值均<0.05)。苦参注射液阻滞于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40.8±3.5)%(Ⅰ组)、(38.2±4.9)%(Ⅱ组),卡铂比例分别为(53.4±4.3)%(Ⅰ组)、(51.1±5.2)%(Ⅱ组)。两者联合的比例分别为(72.4±4.7)%(Ⅰ组)、(68.2±5.6)%(Ⅱ组)(P值均<0.05)。结论: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应用能更加有效诱导肝癌细胞株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