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曾浩  陈玉霞  成泉江 《安徽医药》2022,26(2):326-330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行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30例行颅骨修补术的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继发硬膜外积液分为未发组100例及继发组3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
3.
高雪氏病是类脂质代谢疾患中较多见的一种,系因糖脑苷不能分解而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所致。既往国内的文献多为一些临床报道,有关骨骼的不多,今将我们得见的8例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310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肌酶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以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心肌酶升高程度越高,心机损害越严重;心电图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较少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血的表现。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大多数预后良好,但还需提高警惕,尤其是心肌酶谱显著升高或者是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患儿,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成泉  黄广 《河北医学》2008,14(6):756-757
1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因“胸腰疼痛2月余”入院。患儿2月前因胸腰疼痛、跌倒到当地医院就诊,查CT提示:右肺肺结核、椎体骨结核、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遂到当地结核病医院行正规抗结核治疗1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住院期间发现红细胞逐渐减少,家人急转外地大医院行骨穿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种类、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为:误服药物或化工用品122例(86.52%),医源性5例(3.55%),其他(投毒、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等)14例(9.93%)。结论儿童意外中毒以儿童误服中毒为主。预防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需要个人、家庭、医务人员、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小儿秋季腹泻的病机为脾肾阳虚,胃肠失于温运。作者用温阳法治疗180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黄王滨  成泉  郑木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58-3059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12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报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均痊愈(好转),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目前虽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手段,但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综合治疗,可防止严重并发症及本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0.
王益彬  成泉  江树生  谢少君 《吉林医学》2013,34(13):2524-252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4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C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3岁198例;212例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首次发作体温≥38.5℃223例;首次发作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6例;引起小儿FC的最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6个月~3岁,患儿在病初体温急剧上升时,易发生抽搐。热性惊厥与神经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预防热性惊厥发生需要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及必要的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