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疗效。结果 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3例,腹腔端梗阻1例,过度分流2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有确定疗效,但是临床有一定的并发症,通过改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合性心理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4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3人,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6周的整合性心理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药物治疗,应用PASI评分法判定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和PAS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只有实验组在实验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评分降低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性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通过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通过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术后复发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为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提高、CCS评分降低,但是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在脑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2例,颅内血肿1例,张力性气颅2例,残留血肿1例。血肿复发5例。结论头颅CT平扫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对于有颅内压升高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并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执行功能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40名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应用言语流畅性测验(动物)、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汉诺塔(TOH)对受试者进行执行功能评定,对两组执行功能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组言语流畅总数、WSCT分类数、WSCT总错误数、WSCT持续错误数、TOH平均执行时间、TOH总分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言语流畅重复数和TOH平均计划时间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执行功能明显受损,这可能是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