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处理实验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方法本文对壳聚糖对模拟废水中的微量重金属离子Cu和Pb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Cu2+的最佳pH=9,Pb2+的最佳pH=6,壳聚糖最佳用量均为10g/L,最佳吸附时间均为20min,温度均为常温,壳聚糖脱乙酰度均为85%。结论壳聚糖对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用于实验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立体网络式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无机化学为模型课程,以课题组的科研课题为模型课题,探索了立体网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课题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并建立了相应的多方位评价体系,从而使学生建立立体网络式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脑肠轴是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信号,控制着肠和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由免疫、迷走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构成.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BGP)是脑肠轴中调节胃肠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生理活动一种小分子多肽,在脑肠互动中调控胃肠道疾病发挥重要作用.而胃肠肽类激素作为BGP的分子基础,不仅作用于胃肠道功能运动,还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影响全身的代谢、心血管功能甚至人类行为.本文对胃肠肽类激素与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期望能对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线索及思路.  相似文献   
4.
腹泻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肠道微生态失调是腹泻的主要因素,七味白术散对小儿腹泻治愈效果显著.肠道微生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中药疗效及疾病形成机理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微生态的内涵,通过检索文献,本文对七味白术散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肠道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七味白术散在肠道黏膜屏障的基础下,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调整肠道菌群,提高肠道酶活性,从而达到治愈效果.七味白术散可以在酶活性水平及酶产生菌水平对肠道乳糖酶进行调节.这些可以为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机理的揭示,促进七味白术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小儿泄泻常见病因及脾虚湿盛的关键病机,阐述舒兰教授以健脾化湿为基本治则,自创健脾化湿方辨证论治小儿泄泻之外感风寒证、寒热夹杂证及脾虚证的临床思路,为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五味消毒饮不同分离部位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五味消毒饮的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将五味消毒饮水煎液用NKA-9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洗脱液,用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圈,并用试管稀释法检测洗脱液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各分离部位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效果有显著差异,30%乙醇洗脱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MIC分别为0.055 g/m L和0.150 g/m L;而水洗液对肺炎链球菌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佳,MIC为0.184 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没有抑制作用;水洗液、10%乙醇洗脱液、30%乙醇洗脱液对绿脓杆菌几乎没有抑制效果,极性稍小的50%乙醇洗脱液、70%乙醇洗脱液、90%乙醇洗脱液对绿脓杆菌有较弱的抑制效果。结论五味消毒饮的不同分离部位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为经典方剂"五味消毒饮"的二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部署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定下这样的基调。大学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因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与微生态的交叉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中药与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与开发中药新药尤为重要.苷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广泛,苷类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一般进入人体后需经过肠道微生物代谢转化为活性更好的次级苷或苷元起药效.本文从肠道微生物对不同苷类化合物的转化途径、代谢产物及转化后活性的变化等方面探讨肠道微生物转化苷类化合物,为中药药效、药理及进一步研究苷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滞胃肠又名食积胃肠,是指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不能被机体正常消化而滞留于胃肠道中.滞留于胃肠道的食物容易引起内热,造成泄泻或便秘.本文从食滞胃肠证泄泻的中医认识、动物模型、肠道微生态特征以及相应的治疗进行论述,以期为食滞胃肠证泄泻的中医临床诊治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泄泻肝气乘脾证是现代常见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而西医往往仅进行支持治疗.研究泄泻肝气乘脾证的发生机制,对泄泻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中医对泄泻肝气乘脾证的认识、发病因素、临床相应经典方剂应用及肠道微生态角度进行探讨,为泄泻肝气乘脾证的发生机制研究及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