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加味宣肺透解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加味宣肺透解剂(JXT)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复制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小鼠肺炎模型,以加味宣肺透解剂灌胃治疗。ELISA法检测感染后第5天血清中IL-2、TNF-α、IL-6、IFN-γ的含量,肺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加味宣肺透解剂明显升高血清中IL-2、IFN-γ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减轻肺组织病变。结论: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是加味宣肺透解剂减轻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我们对寻常痤疮患者与正常人面部皮肤葡萄球菌检出率和种类构成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为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丘疹型和脓疱型痤疮患者各100例,无痤疮病史的正常人100名。年龄均在16~24岁之间。(2)葡萄球菌分离及种类鉴定:分别采集正常人面部皮肤、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粉刺、脓疱标本各100份,共采集标本400份。皮肤以无菌棉拭子直接涂抹,粉刺和脓疱常规消毒后挤出脂栓和脓液,以无菌环挑取。所取标本接种于6.5%高盐琼脂培养基,置37度温箱培养24小时,取可疑菌落经触酶试验,革兰染色镜检确定为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关系,揭示其在UA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72例UA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并分析.结果 UA患者治疗前hs-CRP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可以作为UA一种敏感的诊断、预测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寻常痤疮是青少年的多发病、常见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对痤疮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细菌在痤疮粉刺的形成及炎症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国外作了很多研究,但国内报道很少。葡萄球菌是皮肤表面常见的菌群,在毛囊、皮质腺内也有本亩存在。葡萄球菌不仅具有致炎作用,其代谢产物也可弓l起1型或w型变态反应。寻常痤疮多为红色大小不等的丘疹,有的有脓癌。此病的发生是否与葡萄球菌有关,我们对此进行了探例。回材料与方法1.回菌株共采集葡萄球菌403株,无痤疮的面部皮肤96株,有痤疮的面部皮肤92株,粉刺107株,脓疮106株。1.2标本采集面部皮…  相似文献   
6.
小檗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以探讨小檗碱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的机制。 方法: 用小檗碱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同孵育,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用Rhodamine123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 不同浓度小檗碱与HUVEC共同孵育可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P<0.05,P<0.01),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和时效性;20 mg/L小檗碱与HUVEC共同孵育48 h,可显著降低细胞核PCNA的表达(P<0.01),并可见凋亡细胞数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 结论: 小檗碱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可能是小檗碱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钰  徐泊文  吴珺  王谦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25-1027,1031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小檗碱(5、10μg/m1)处理PG细胞24小时,采用MTF法观察PC细胞与PG细胞的黏附(同质黏附),PG细胞与细胞外基质(FN和Martrigel)的黏附;用虎红染色法观察PG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通过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PG细胞E—cadherin、CD44的表达;RT—PCR法检测PG细胞E-cadherinmRNA和CD44mRNA的表达。结果:小檗碱(10μg/ml)可促进PG细胞的同质黏附(P〈0.05);小檗碱(5、10μg/ml)可抑制PG细胞与FN和Martrigel的黏附(P〈0.01),并可抑制PG细胞与HUVEC的黏附(P〈0.05.P〈0.01)。经小檗碱(10μg/ml)作用的PG细胞,E-cadherinm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CD4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促进PG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PG细胞间的同质黏附,抑制PG细胞CD44的表达而抑制其与细胞外基质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这可能是小檗碱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流感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殿福  徐泊文  郝钰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88-989,994
流感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中药抗流感病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糖滴法观察PG细胞的运动能力,用下室加FN的Transwell小室法观察PG细胞的趋化运动能力,用铺Martrigel的Transwell小室观察PG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PG细胞MMP2、TIMP2的表达;RT-PCR法检测PG细胞MMP2 mRNA和TIMP2 mRNA的表达。结果:小檗碱(10 mg/L)处理PG细胞 24 h 后:(1)PG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比对照PG短(P<0.01),趋向FN迁移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PG细胞与FN、Martrigel的黏附减少,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3)穿过铺Martrigel的Transwell小室微孔滤膜的PG细胞数明显减少,即可抑制PG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 (4)MMP2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TIMP-2的表达有升高趋势,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但MMP2/TIMP2比值降低;(5) 小檗碱使PG细胞TIM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对MMP2 mRNA表达无影响,MMP2 mRNA/TIMP2 mRNA比值降低。结论: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对细胞外基质侵袭,调节MMP2/TIMP2表达的平衡,从而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可能是小檗碱抗侵袭和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新的增殖抑制基因(HS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唐山市工人医院60例乳腺癌标本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SG和MMP-2/MMP-9的表达,用CD34标记乳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采用图像分析进行MVD测定。结果:在60例乳腺癌组织中HSG低表达,MVD在HSG阳性表达组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MVD在MMP-2/MMP-9阳性表达组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另外,在乳腺癌组织中MVD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HSG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乳腺癌的MVD生成,降低乳腺癌的转移率,而MMP-2/MMP-9可促进乳腺癌组织中MVD的生成,并参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HSG和MMP-2/MMP-9与MVD的表达有利于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