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止血是单兵急救包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1]。2008年,高岭土止血纱布入选美军"十大顶尖陆军装备"[2],并被美军战伤救护委员会(Committee on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CoTCCC)推荐为作战首选止血产品[3]。当前,美国对各类高岭土止血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但我军尚无同类产品列装,国内相关研究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在创伤性脑损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作者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1年收治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放置口咽通气管,实验组给予放置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放置传统型口咽通气管。临床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水平、肺部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变化。结果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上升明显,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能快速恢复机体的血气水平,稳定呼吸频率,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创伤性脑损伤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观察其止血功能,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制备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高岭土白芨止血纱布,高岭土大黄炭止血纱布);建立兔急性出血动物模型;测定10 min各组止血量;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水平;HE染色观察受压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纱布颗粒脱落物数量。结果与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比较,其他两组10 min出血量显著增加;流式检测发现,单纯高凝土纱布能够更好的激活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活化功能;病理切片显示,3种纱布按压止血后,创面均未发现纱布颗粒脱落物,但高岭土白芨止血纱布和高岭土大黄炭止血纱布按压止血后,创面出现大面积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制备的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物理性质均为稳定,其中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止血效果最好,且不易引发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单兵急救包系列,为战伤人员实施战场自救、互救提供便携装备,以减少战场战斗减员,提高我军部队战斗能力。方法以战场急救任务要求和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为依据,以功能配置和组件筛选、组件改良为重点,进行单兵急救包系列的设计与研制。结果通用型单兵急救包选用了13个组件。具备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止痛、抗感染、剪切等功能。特殊型单兵急救包系列包含丛林型、空战型、海战型、特种兵型、高原型和沙漠型6个类别。结论本课题研制的单兵急救包便捷实用,有效轻巧,符合野战卫勤要求。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动脉的起始端比较狭窄邻近椎动脉,导致同侧的椎动脉血流逆流,进而导致锁骨下动脉盗血。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外科血管再成形治疗,且已经取得不错的远期疗效[1-2]。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局部阻塞性动脉疾病中主流的方法[3-4]。经股动脉介入是血管介入治疗中最常选择的途径,然而在治疗锁骨下动脉开口端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时,也会不可避免出现失败。  相似文献   
6.
滕玉环  徐晨辉  陈季南  李军荣 《安徽医药》2023,27(11):2171-2175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lncRNA SNHG1)、微RNA-329-3p(miR-329-3p)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62例ACI病人作为观察组,根据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轻度ACI组60例(NIHSS≤7分)、中度ACI组56例(8分≤NIHSS≤13分)和重度ACI组46例(NIHSS≥14分),另选取同时期在南京市江宁医院体检的1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SNHG1、miR-329-3p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lncRNA SNHG1、miR-329-3p与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SNHG1与miR-329-3p水平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lncRNA SNHG1、miR-329-3p对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1.03±0.04、1.01±0.0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禁忌证。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干预。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6.9%;且治后疗6h、24h、7dNIHSS评分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恢复均有确切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实现了MnO2-PANI复合物在碳布表面的生长。以二氧化锰-聚苯胺-碳布(MnO2-PANI-CC)为正极,碳纳米线-碳布(CNWs-CC)为负极,构建不对称超级电容器。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对三元复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扫描速率为5 mV/s时,不对称电容器的电势窗口可增至1.6 V,其比容量为1.42 F/cm2;当功率密度为5 000 W/kg时,能量密度可达到31.2 W·h/kg,高于其他不对称电容器。  相似文献   
9.
徐晨辉  周欣  陈靖 《现代医药卫生》2023,(19):3301-330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大脑中动脉(MCA)中重度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该院MCA中重度狭窄患者62例,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情况分为稳定斑块组(2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7例),同时选择因头晕等症状住院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ICAM-1、APN水平,分析血清sICAM-1、APN水平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性,同时对MCA中重度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sICAM-1、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sICAM-1、APN水平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0.390,P<0.05);血清APN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呈负相关(r=-0.537,P<0.05)。血清sICAM-1、APN水平均是MCA中重度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尚未统一,致使三叉神经痛分型不明确及其名称不规范,给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对三叉神经痛依据病因、疼痛性质、解剖结构与预后进行分型,以利治疗,归纳总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