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淫羊藿总黄酮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F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连续5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TF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00、400及800 mg/kg剂量灌胃TFE.给药35 d后测定各组体质量、脾质量、脾细胞绝对数量、相对数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及脾脏中CD3+、CD4+、CD8+、CD19+、NK细胞数量.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脾细胞绝对数量、相对数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及脾脏中CD3+、CD4+、CD8+、CD19+、NK细胞的数量低于空白组;TFE低剂量组脾脏中CD3+、CD4+、CD8+、NK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TFE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脾细胞绝对数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及脾脏中CD3+、CD8+、CD19+、NK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而且TFE高剂量组睥细胞相对数量和CD4+也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TFE可显著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其部分机制在于增加脾细胞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调节脾脏中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并促进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朱亚兰  吕世文  曾晨欣  徐媛青 《浙江医学》2023,45(10):1013-1018
目的探讨苍术素(AT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HCC82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0.0、20.0、40.0、80.0、160.0μmol/L的ATR分别处理HCC827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确定最佳给药浓度。HCC827分为对照组、药物低(10.0μmol/L)、中(20.0μmol/L)、高(40.0μmol/L)浓度组(ATR-L组、ATR-M组、ATR-H组)、ATR(40.0μmol/L)+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3激活剂(Colivelin,0.5μmol/L)组(ATR+Colivelin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1及Janus激酶(JAK)2/STAT3通路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不同浓度的ATR均可显著降低HCC827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ATR-L组、ATR-M组、ATR-H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与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N-cadherin、Snail1、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P<0.05);与ATR-H组比较,ATR+Colivelin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与侵袭细胞数显著升高,N-cadherin、Snail1、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R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HCC827细胞增殖、迁移与EMT。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方对H22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接种H22后,随机分为4组,即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高剂量组(840mg/kg)、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低剂量组(420 mg/kg)。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变化,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瘤质量的变化以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8+、CD19+、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变化。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小鼠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下降。与环磷酰胺单用组相比,五子衍宗方联合环磷酰胺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恢复;小鼠瘤质量降低,抑瘤率升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增加,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明显上升。结论五子衍宗方可减轻环磷酰胺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毒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Nrf2-ARE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尤为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其信号转导机制复杂而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发病机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实验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提部位),给药7 d后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术后12 h记录大鼠心...  相似文献   
6.
五子衍宗汤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汤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实验用Balb/C小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子衍宗汤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ip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ip环磷酰胺50mg.kg-1.d-1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五子衍宗汤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4 g.kg-1剂量灌胃五子衍宗汤。给药35 d后,观察五子衍宗汤对模型小鼠外周血象、体重、脾脏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脾脏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3+,CD4+,CD8+,CD19+,NK细胞的绝对数量。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脾细胞绝对数量、相对数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及脾脏中CD3+,CD4+,CD8+,CD19+,NK细胞的数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五子衍宗汤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体重、脾重、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及脾脏中CD3+,CD4+,CD8+,CD19+,NK细胞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五子衍宗汤可显著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评价自主开发的肠外营养智能辅助医嘱系统对阳离子浓度超标的控制情况。方法: 采用专项点评、药师审核、信息化控制3种方法对肠外营养医嘱阳离子浓度超标情况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评价3种干预手段对肠外营养医嘱阳离子浓度超标情况的影响。结果: 对于肠外营养医嘱阳离子浓度超标的干预,信息化控制优于专项点评及药师审核。结论:肠外营养智能辅助医嘱系统可有效解决阳离子浓度超标问题,促进肠外营养在医院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总皂苷组;治疗组大鼠给予竹节参总皂苷,预防性给药7 d后,行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术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术后12 h进行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然后取血进行血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取心脏,分别进行心肌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HE染色。结果:竹节参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对抗冠脉结扎诱导的心电图T波降低,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降低血清中CK、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血清中SOD、CAT活性。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冠脉结扎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抗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竹节参总皂苷(SPJ)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2O2),SPJ低剂量组(50 mg·L-1),SPJ高剂量组(100 mg·L-1).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损伤2h后SPJ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搏动频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SPJ(50,100 mg·L-1)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H2O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LDH释放量,升高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结论:SPJ对H2O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参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9月(干预前)、2011年6~9月(干预后)和2014年6~9月(巩固期)出院的大隐静脉单纯剥脱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内激光治疗的所有病例,针对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药物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及溶媒量、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方面改善明显;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比例、药品比例及输液率均明显降低,并得以巩固。结论:临床药师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降低患者费用,规范医院管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