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内转移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应用抗上皮膜抗原(EMA)、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检测乳癌患者骨髓内肿瘤细胞。已完成10例病人,4例骨髓中找到EMA和/或角蛋白阳性细胞。阳性细胞的特点是:1.胞浆内可见均质或颗粒状棕色显色,显示相应抗原的表达;2.瘤细胞  相似文献   
2.
5例以面部肿胀为特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例以面部肿胀为特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沈运航,徐天蓉,周青皮肤淋巴瘤并非少见。而以面部肿胀为突出表现的淋巴瘤较为少见,常易误诊为其它皮肤病而延误治疗。我们报道5例以面部肿胀为特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角度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41例透明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标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它的临床、组织结构、亚微结构和细胞学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报道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2你,淋巴性甲状腺炎6例,淋巴性甲状腺炎分为轻,中,重三级,研究上述18例有免疫组化结果的资料,发现粘膜相关淋巴瘤多风于老年女性,并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发展演变而来,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多见,免疫组化中示B-细胞性单克隆性,组织病理学上常形成淋巴上皮病变,瘤栓样或戒指样结构,本文探讨了淋巴甲状腺瘤炎与甲状腺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研究胃粘膜相关淋巴细胞(MALT)型淋巴瘤及共与胃粘膜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MALT型淋巴瘤,内镜作幽门螺杆菌培养基尿素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31例胃MALT型淋巴瘤中低度恶性27例,高度恶性4例。细胞类型以CCL型最常见。免疫表型以IgM为主,缺乏IgD,31例中28例有HP感染(占90.52%),结论:(1)低恶MALT型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CD30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CD30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理形态和免疫一型,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相鉴别,方法:对9例ALCL淋巴结活检材料常规处理后,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结果:9匀呈CD30阳性,4例为T细胞怀,3例为B细胞性,2例既无T也无B细胞免疫表型表达。其形态特征为:部分或全部淋巴结受累。肿瘤细胞核为多形,窦内浸润及巢状浸润。结论:ALCL为非同源量形态特征相似。需与以下疾病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经免疫组化证实的8例B细胞性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瘤,其特征为胸腺组织结构被中心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浸润,但Hassall's小体仍可部分保存,并常形成含有分泌物的微囊,组成典型的淋巴上皮样病变,符合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特征。免疫组化反应显示多数为MB2单抗反应阳性、λ或κ阳性的B细胞,属低度恶性淋巴瘤,对该瘤的组织发生,细胞成份,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应从胸腺瘤淋巴细胞型中单独分出来。  相似文献   
8.
伴有巨块性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sinus histiocytosis、with massivelymphadenopathy,简称SHML)是一种特发性的、以双侧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缓慢肿大为主要特点的良性病变。患者伴有发热、中性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多克隆γ-球蛋白血症等征候。本病较罕见,临床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大,12岁。因双侧颈部肿块进行性肿大1年半,伴鼻塞、呛咳、呼吸困难2月,于1988年9月29日入院。体检:双侧颌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有关抗体在石蜡切片中的免疫酶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32例恶性淋巴瘤(ML)各种亚型的石蜡切片免疫酶标记,对17种适用于石蜡切片的抗体运用价值及其特性进行研究。在TL-ML中UCHL_1和MT_1的阳性率分别为96.0%和100.0%。在BL-ML中MB_2、L_(26)和4KB_5的阳性率分别为75.9%、83.3%和100.0%。cIg的阳性率为41.0%。在HC-ML中Leu-M_1、Mac_(387)、α-AT和Lyso的阳性率分别为88.2%、80.0%、80.0%和100.0%,表明以上抗体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ML的免疫分型时,多种抗体的联合运用,以及掌握判断阳性结果的方法和正确的试验操作,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5例正常、增生和癌肿的前列腺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5例增生的前列腺中有1例腺上皮细胞NSE阳性;5癌中有3例为NSE、S-100、chromograninA和calcitonin阳性。阳性细胞呈散在、灶性或片状分布。HE染色中这些阳性细胞显示为大而胞浆透明或嗜伊红色颗粒。因此本文对前列腺上皮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