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与血中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 在采用被动吸烟建立孕兔胎儿生长迟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孕兔胎盘组织进行计量分析,以了解其与孕兔血及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结果 吸烟可使胎盘绒毛面积百分比及绒毛毛细血管百分比降低,而且孕兔脐血NO水平高于母血NO水平(P〈0.05)而吸烟组母及脐血中NO水平明显低于无被动吸烟组,结论 孕期吸烟可使胎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导致母血及脐血中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在造模过程中每天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6周后,乙醚麻醉,腹主动脉采血,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评测肝纤维化程度;West-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内Nrf2蛋白的表达, 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酶显色定量分析法检测肝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含量。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肝损伤较轻,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 Nrf2蛋白表达量增多,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 GST的含量升高。结论川芎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内毒素血症,激活肝内Nrf2/ARE抗氧化通路进而使得抗氧化酶GST等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64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包括慢性残表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5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及胃癌12例)的血浆生长抑索(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及血清胃泌素(Gas)的研究表明,血浆SS水平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组及胃癌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浆VIP浓度在胃溃疡时升高最明显,与正常组及各疾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组的血浆MTL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Gas水平在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窦粘膜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结果表明:胃窦粘膜SS含量在胃溃疡组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而在胃癌时则显著增高(P〈0.001);SP浓度在十二指肠溃疡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胃癌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S与SP在十二指肠溃时呈明显负相关。提示:胃粘膜中Gas、SS、SP的含量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大鼠急性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n=10)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测定血浆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血浆内毒素含量,并与正常组(n=5)进行比较。结果:在肝性脑病进入Ⅲ-Ⅳ期时,脑组织中仅5-羟色胺含量明显升高(5 139±48.0比394.7±43.8ng/g),血浆5-羟色胺升高幅度是脑组织中的两倍并伴严重内毒素血症。结论:5-羟色胺可能是肝性脑病时昏迷的因素,脑组织中升高的5-羟色胺部分源于血浆。  相似文献   
6.
肝硬变患者血浆生长抑素的变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纤维化肝脏枯否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PDTC组大鼠在给CCl4的同时给予PDTC灌胃。HE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赖氏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A法检测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和ED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κBp65在正常肝组织中少量表达于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胞浆内,纤维化模型组肝组织可见程度不等的细胞浆和(或)细胞核表达,主要分布于纤维化区、肝窦区、血管壁,部分胆管细胞、变性肝细胞也可见阳性染色,阳性细胞数从第1周末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DTC组阳性细胞明显比同期纤维化模型组减少(P0.05);ED2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沿肝血窦少量散在分布,纤维化模型组阳性信号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在肝实质内也有少量分布,阳性信号随着实验的进程呈递增趋势,且阳性细胞胞浆丰富、体积变大,外形为星形、多角形和不规则形。PDTC组阳性细胞数明显比同期纤维化模型组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纤维化模型组血浆ALT和肝组织MDA、Hyp含量从第1周末起明显增高,ALT和MDA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但第6周末仍高于正常对照组,Hyp含量呈递增趋势;PDTC组ALT、MDA、Hyp比同期纤维化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NF-κB是纤维化肝脏枯否细胞活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水飞蓟宾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silybinin)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抗肝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纤维化模型组(n=33)和水飞蓟宾治疗组(n=32),后两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化模型组以CCl4造成化学性肝损伤;水飞蓟宾治疗组注射CCl4的同时以水飞蓟宾50 mg/(kg*d)灌胃.各组动物(也包括正常对照组)按设计分别于给药后1周、2周、4周、6周末,在乙醚麻醉、无菌无热源条件下,行腹主动脉采血和肝组织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用Western-blot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各组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ET)含量,同时也测定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纤维化模型组和水飞蓟宾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且ET含量升高先于CTGF;与纤维化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治疗组肝脏病理学损伤性改变有明显的减轻,血浆ET、AL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Hyp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CTGF表达也明显的下调. 结论 水飞蓟宾可有效地改善实验性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6周组、12周组、18周组。测量动物的体重、肝重,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瘦素和脂联素含量。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6周末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周末符合脂肪性肝炎表现,18周末呈现肝硬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瘦素含量从6周末开始显著升高,12周末达最高,18周末又回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AI)变化趋势与之相同,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模型组血清脂联素6周末开始呈显著梯度下降趋势(P<0.05),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瘦素升高可能加速单纯性脂肪肝向脂脂性肝炎的转化,而血清脂联素稳定可能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与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s)培养上清(KCCM)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LPS刺激HSCs表达CTGF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HSCs、KCs。培养72h的KCs经1mg/LLPS刺激48h后收集上清标记为KCCM1。未经LPS刺激的上清标记为KCCM0。将培养72h的HS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C—CM0组、LPS组、KCCM1组、PDTC组、(PDTC+LPS)组、(PDTC+KCCM1)组。各组HSCs经相应的处理48h后,Westernblot检测各组HSCs表达CTGF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型胶原含量。结果各组HSCs中CTGF蛋白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1.95-±0.67)、KCCM0组(2.15±1.10)、LPS组(4.56±4.16)、KCCM1组(5.21±3.23)、PDTC组(0.06±0.02)、(PDTC+LPS)组(0.10±0.08)、(PDTC+KCCM1)组(2.77±4.08)。LPS与KCCM1作用于HSCs后CTGF表达增加(P〈0.05);PDTC几乎可以完全阻断正常及LPS刺激的HSCs表达CTGF(P〈0.01),但只能降低KCCM1组CTGF的表达(P〈0.05):KCCM1组HSCs上清中I型胶原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LPS可直接通过HSCs内的NF—κB通路使其表达CTGF水平上调,LPS刺激的KCs还可能通过其他途经使HSCs表达CTGF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