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又称CD54)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粘附分子,属粘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存在于许多细胞表面,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细胞与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作用,此外,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生长移行、肿瘤的转移浸润、免疫炎性反应和血管生长等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粘附、侵袭和转移的特性。研究发现,ICAM-1对于异位内膜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侵入腹膜、卵巢等起促进作用。故对近年来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整合素avβ 3单克隆抗体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 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LM609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 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这为子宫内膜能够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提供了一个依据;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由此证实抗血管治疗EMS的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宫腔镜刨削系统手术与电切术用于清除胚物残留的临床效果,探讨刨削系统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胚物残留患者64例,其中34例行宫腔镜刨削系统手术,3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4例宫腔镜刨削系统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TURP(trans 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综合征、子宫穿孔、大出血、子宫粘连等并发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2周复查超声均无胚物残留。术后1个月随访无月经改变。患者易接受,病理诊断符合率94%。30例宫腔镜电切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长于刨削刀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90%。结论胚物残留行宫腔镜刨削系统手术也是一种有效术式,与电切术相比更为安全、对周围内膜没有热损伤,患者满意度更高。合理掌握手术时机,能够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子宫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2007年4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28例、海绵状血管瘤9例、脑胶质瘤5例。结果 (1)临床表现:25例确诊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中,首发症状22例(88%)是头痛,2例(8%)言语不利、视物模糊,1例(4%)以突发恶心、呕吐为主。9例妊娠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例(33%)无症状,4例(44%)出现脑出血,2例(22%)继发癫痫。妊娠合并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缺失。(2)治疗及预后:25例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5例(20%)入院后经脱水、降颅压、抗凝等积极治疗病情危重,出现脑疝征象,家属放弃治疗;其余20例(80%)病情好转出院。9例妊娠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7例(78%)在妊娠期保守治疗,妊娠过程顺利,妊娠37~38周行剖宫产;1例(11%)在妊娠20周行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于妊娠36周行剖宫产;1例(11%)在妊娠34周出现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症状逐渐加重,36周行剖宫产。5例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中,1例剖宫产术后10 d发现脑胶质瘤患者因瘤巨大、位置深家属放弃治疗;1例妊娠中期发现脑胶质瘤,在妊娠25周行开颅手术,病理胶质母细胞瘤,妊娠34周行剖宫产;3例为脑胶质瘤术后3~11年,病理胶质母细胞瘤,术后随诊无复发妊娠,37~39周行剖宫产。结论妊娠合并这三种脑部疾病临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处理棘手,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徐兰枝  李亚里  汪淑娟 《中国医药》2012,7(8):1021-1022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畸形的病因、主要症状、体征,了解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子宫动静脉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阴道流血停止,术后痊愈出院,随访未复发.结论 子宫动静脉畸形临床少见,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病因不同,以阴道不规则、大量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等可协助诊断.子宫动脉栓塞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女性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36例、异位子宫内膜36例及对照组子宫内膜30例ICAM-1的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47例、对照组腹腔液41例中sICAM-1的含量。结果①ICAM-1表达量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对照组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sICA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78;③Ⅰ,Ⅱ期和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sICAM-1含量无明显差异,P=0.37。结论 ICAM-1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生成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4月取因EMs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冶疗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内皮抑素YH-16[YH-16组,2mg/(kg·d)]、沙利度胺[thalidomide组,50mg/(kg·d)]、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LM609组,250μg,每周2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anti-VEGF组,3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连用14d;每隔2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1次;治疗结束后病灶组织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每组SCID小鼠各10只。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EMs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各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缓慢,并且YH-16组用药后期病灶体积有缩小趋势;YH-16组、LM609组和anti-VEGF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各治疗组M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LM609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这为子宫内膜能够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提供了一个依据;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由此证实抗血管治疗EMs的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的病因、组织学特性、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的诊疗经过,并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总结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的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3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均发生于>50岁的女性,发病原因不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进展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6例患者和文献检索的66例患者分为A、B两组,观察患者发病时孕龄、孕周、诱因、病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治疗结果及预后。A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HVHF治疗;B组对照。结果 A组6例孕周均〉34周,HVHF治疗前血淀粉酶529.71±76.53U/L.治疗后血淀粉酶83.69±33.67U/L。孕产妇均存活,围产儿病死率33.33%(2/6)。B组孕产妇病死率19.70%(13/66),围产儿病死率27.27%(18/66)。结论 〉34周SAP终止妊娠手术治疗为主,加用HVHF治疗,可降低SAP孕产妇死亡。〈34周SAP内科保守及内镜治疗为基本治疗。控制血脂及胆道疾病发作,合理饮食,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