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贯彻和实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时代.新的社会形势要求从业者不但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掌握一到二门比较专深的业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比较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具有敏锐的情报意识,具有获取和利用各种情报的基本技能,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充满竞争、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社会的需求是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根据、也是高校得以生存的契机.各校都把握机遇、积极进行教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出版物数量增加,读者的需求增加,书刊价格上涨,书刊经费却短缺,使原来就有的藏书与读者间的供不应求的矛盾日趋严重。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对我院图书馆的系统藏书布局进行了改革,现谈体会如下。 1 传统藏书布局的优点和弊端:我院图书馆只有一个总书库,分二线典藏。一线典藏为外借流通书库,藏书特点是利用率较高参考性较强的图书,供读者查目外借,并每周定  相似文献   
3.
卫生统计学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的实际内容,对医学资料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又广泛应用的学科,它能引导医务工作者去正确地查  相似文献   
4.
1992的9月,我们对牡丹江市区5家医疗单位及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清了我市对医药外刊的收藏底数,从中发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大潮,席卷着各行各业。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向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对信息需求之迫切与市场发展之迅猛,也在冲击和考验着图书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献信息工作对于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科学决策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离开文献、信息,各项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图书馆在为经济建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方面是责无旁贷的;从我国改革事业的大趋势看,将图书馆部分地推向市场经济,加快图书馆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的趋势,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工作方式等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重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医学模式阼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它是在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着医学科学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总结,是医学科学理论的高度概括,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对人的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用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是医学科学的指导思想。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引起正常生理机能的破坏,造成机体暂时或永久的病理状态,严重者可引起机体死亡.中毒危害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持续蓄积状态.人类在低浓度污染环境中生活一定时间后,就会引起机体慢性中毒,使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研究证明,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我们对生活在污染区和对照区的儿童进行了眼和上呼吸道疾患及异常改变的检查分析,以便看出空气污染对儿童眼及上吸吸道疾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揭示了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产生后,即对预防医学和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人民卫生观念较差,预防医学和卫生保健知识缺乏,为了尽快提高国人健康素质,应深入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我们对以下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1 调查的时间、对象及范围调查的时间是1992—1994三个年度;对象主要为这三个年度在校学习的、计划内的本专科生及在本市和两所附院生产实习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