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院自1990年12月至1994年10月,施行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8~62岁,平均43岁。有突然性剧烈胸疼史3例、心悸、气短3例,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舒张期杂音3例,背部腹部收缩期血管杂音2例,X 线平片升主动脉呈瘤样扩张影3例,左胸背侧巨大阻影1例,中下腹部梭形1例,B 超:升主动脉增宽内径分别6cm、7cm、8cm 各1例,降主动脉不清左后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短波手术联合抗生素在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的108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54例,参考组只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超短波手术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法。结果两周疗程后,观察组54例患者,治疗痊愈,18例,治疗有显著有效23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占90.6%。参考组54例患者,痊愈10例,治疗显著有效18例,有效13,治疗总有效率75.9%。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效果明显高于参考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波手术联合抗生素在盆腔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操作便易,可以进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术前评估要点。 方法 纳入阜外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完成的TAVR患者54例。分析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三组瓣膜选择的oversize(测量瓣环直径/选择瓣环直径?1)为: ?0.22 ± 8.62 %vs. 0.53 ± 8.37 % vs. 8.02 ± 6.71 %。三叶瓣组与功能二叶瓣组及解剖二瓣化组相比,3mensio测量的瓣环的平均直径、流出道平均直径、窦管交界平均直径和升主动脉平均直径数值均较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冠的开口高度及右窦的大小数值均较小(P<0.05)。中转外科手术、术中再次置入瓣膜、术中使用体外循环辅助、术中左室破裂、术后使用ECMO辅助、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术后致残性脑卒中、死亡、术后起搏器植入和术后冠脉栓塞三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于二叶瓣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术前CT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叶瓣的瓣膜的选择建议downsize,解剖二叶瓣建议较大程度的downsiz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心功能衰竭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TAVR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42例。结果: 围手术期内共有2例(1.4%)患者中转外科手术,重度心功能衰竭组1例(17%),中度心功能衰竭组1例(3.0%),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使用ECMO辅助循环2例(1.4%),重度心功能衰竭组1例(17%),中度心功能衰竭组1例(3.0%),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使用体外循环辅助1例(0.70%),死亡1例(0.70%),均发生于中度心功能衰竭组,术中左室破裂1例(0.70%),术后致残性脑卒中1例(0.70%),均发生于正常心功能组,三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4例(2.8%),术后起搏器植入11例(7.7%),三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主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因"下肢运动后右小腿麻木、疼痛10个月"于2011年5月24日收入院.入院查体:双下肢无畸形,皮肤完整,肤色正常,皮温对称,双侧股动脉搏动正常,左侧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均搏动正常.右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较左侧明显减弱.下肢活动正常.动脉超声:右腘动脉阶段性狭窄,右腘动脉管腔内低回声团.下肢血管CT示:右侧腘动脉局部管腔内低密度灶伴管腔闭塞.入院诊断:腘动脉压迫综合征.入院后行经后路腘窝切开,腘动脉探查术,术中局部未见明显粗大肌腱等压迫腘动脉,向下显露右腘动脉下段,可见局部管腔质韧,无搏动,病变长约3 cm,切开右腘动脉,可见内为半透明胶冻状物质,源于动脉壁中层,原有真腔被压闭.去除胶冻状物质,仔细检查管腔,局部内膜破坏严重,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病理:(腘动脉)纤维结缔组织,局灶出血、钙化、黏液变性.(动脉壁间)黏液样物质.最后诊断:动脉外膜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术后早期变化观察与并发症处理,重点(1)呼吸机使用。(2)心律失常。(3)术后高血压的治疗。(4)酸碱失调治疗。(5)气胸发现和处理。(6)纵隔胸腔引注观察。(7)预防感染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了解对职业性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认知程度,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探讨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危险,以确保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能力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性损伤的定义、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职业防护知识等。对急诊科1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专人发放,采用统一的解释术语,并当场收回问卷。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知识知晓率较低,针刺伤的发生率高,发生针刺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率低,进行一般操作时戴手套率低,对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意识较差。结论:应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职业性损害的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学习职业性损伤防护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使护士了解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及现状,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避免发生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门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对35名在门诊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根据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应用心理学知识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不良心情绪,均完成了6个疗程的基础化疗.结论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多发伤是指同一伤因作用打击下 ,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我院从 1988年 7月至1998年 7月共收治多发伤患者二百多例 ,其中伤情危重者 2 5例 ,其中 2 3例救治成功 ,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抢救工作要及时就诊时昏迷或窒息的患者 ,应立即通畅呼吸道 ,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氧、以使缺氧得到缓解 ,赢得进一步抢救时间的同时 ,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快速输液 ,给血浆代用品 ,尽早输血 ,以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2 5例患者 ,10分钟内输注 10 0 0~ 2 5 0 0ml,及时输血的有 2 1例 ,血压回升的均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及短节段固定的优点。该技术越来越广泛,新装置设计使操作简化,且合理,但仍有不少并发症。现将我院1995年5月~2005年5月,对100例经椎弓根固定技术的病案作一报告,分析其并发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