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Vδ1 T和Vδ2 T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衢州市人民医院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以及2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组)外周血和癌组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外周血,以及癌症组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Vδ1 T 和Vδ2 T细胞的比例;通过抗体扩增能力检测对照组外周血,以及癌症组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Vδ1 T和Vδ2 T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增殖实验检测对照组外周血,以及癌症组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Vδ1 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结果 对照组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为(1.1±0.5)%,癌症组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为(3.2±0.9)%,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为(4.5±1.5)%,癌症组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为(2.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癌症组癌旁组织γδ T细胞经抗体扩增后,总γδ T细胞比例为(85.3± 18.3)%,Vδ1 T细胞比例为(24.5±12.8)%,Vδ2 T细胞比例为(55.3±15.2)%;癌症组癌组织γδ T细胞经抗体扩增后,总γδ T细胞比例为(84.9±12.6)%,Vδ1 T细胞比例为(60.6±13.7)%,Vδ2 T细胞比例为(21.8±12.6)%。癌症组外周血和癌组织Vδ1 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增强(P?<0.05),癌旁组织Vδ1 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亦增强(P?<0.05),但仍低于癌症组外周血和癌组织的Vδ1 T细胞免疫抑制能力。结论 癌症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Vδ1 和Vδ2 T细胞比例失衡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肿瘤逃逸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40例食管癌放疗后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0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高,占72.50%,其余依次为毛孢子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2.5%、5.0%、5.0%、5.0%;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伏立康唑耐药率高达55.00%.结论 根据食管癌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密监测化疗、放疗时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可提高预防感染和抗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当前社会各类心身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及满意度,我们向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现就医问题仍是影响患者生活的最主要的问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低于正常人群。我们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坚持心身同治原则,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小剂量顺铂(cisplatinum)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放射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病理确诊的Ⅲ期NSCLC患者经化疗一个疗程后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分别辅以甘氨双唑钠联合小剂量顺铂、单纯甘氨双唑钠以及单纯小剂量顺铂.治疗完成后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甘氨双唑钠+顺铂组的总有效率(CR+PR)和完全缓解率(CR)明显高于甘氨双唑钠组和顺铂组.而三组的平均生存期、1/2年生存率及主要毒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合并放疗可明显提高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升高趋势,但不明显.毒副作用可耐受,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背景藤梨根提取物(rattan root extract,RRE)可抑制胃癌、肺癌等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但其是否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还未知.miR-192-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其低表达与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StarBase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化蛋白19(cAMP-regulated phosphoprotein 19,ARPP19)可能是miR-192-5p的靶基因.本研究假设RRE可通过调控miR-192-5p/ARPP19轴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目的探讨RRE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RE干预SW480细胞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yclinD1、C-caspase-3和ARPP19蛋白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92-5p和ARPP19 mRNA水平.转染miR-192-5p模拟物或ARPP19小干扰RNA至SW480细胞,上述相同方法观察过表达miR-192-5p或抑制ARPP19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和C-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2-5p和ARPP19调控关系.结果RRE可降低SW480细胞存活率及ARPP19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SW480细胞凋亡率及C-caspase-3蛋白和miR-192-5p的表达(P<0.05).过表达miR-192-5p或抑制ARPP19表达均可降低SW480细胞存活率及CyclinD1蛋白表达(P<0.05),而提高SW480细胞凋亡率及C-caspase-3蛋白表达(P<0.05).miR-192-5p在SW480细胞中靶向负调控ARPP19表达.抑制miR-192-5p表达可逆转RRE对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和C-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抑制ARPP19表达可逆转抑制miR-192-5p表达对RRE处理的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和C-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RRE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调miR-192-5p/ARPP19轴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