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1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 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0例GBM13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 LOH。结果在60%GBM的13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在45.8%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13q的 LOH率明显高于13p,13q和13p的LOH率分别为60%、27%。在13q上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50%)13q14.1-14.3上D13S153,13q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 结论13号染色体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3q14.1-14.3上的D13S153位点、13q 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和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间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 抑制基因,可能包括RB1以及不同于RB1的其他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3.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the most malignant type of glioma,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brainneoplasm. Although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applied, the prognosis of GBM remains dismal with a median post-treatment survival of less than one year.Modern molecular genetics has demonstrated thatabnormal alteration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and oncogenes are the majo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this malignant tumor.Identifying of related…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1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ABIPRISMTM3 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GBM 11号染色体上 18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 47 6%GBM 11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 ,11p和 11q的LOH率分别为 42 9%和 2 3 8%。 11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较低 (<3 0 % ) ,在 11p上的下列区域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11p 15 5上的D11S40 46(3 3 3 % )位点、11p12 p13上的D11S90 5 (4 1 2 % ) D11S93 5(3 7 5 % )区域。结论 :在 11p 15 5上的D11S40 46位点、11p12 p13上的D11S90 5 D11S93 5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umor. Although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available, recurrence is very frequ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GBM remains dismal. To dat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ssociated with GBM recurrence. According to Knudson ' s two-hit hypothesi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 inactivation,1 deletion of a chromosomal region, as revealed by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is often indicative of the presence of a potential TSG. Allelotype studies involving a comprehensive LOH analysis of the whole genome can provide more detailed and thorough information for detecting genetic anomalies than traditional LOH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to conduct a genome-wide allelotype analysis of one patient ' s primary and corresponding recurrent GBM tumors in an effort to reveal molecular genetic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urrence of this malignancy.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6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及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1例GBM患者6号染色体上20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6号染色体总的LOH检出率为47.6%(10/21),在28.1%(81/288)能提价信息位上检测了LOH。其中,6p和6q的LOH检出率分别是28.6%(6/21)、38.1%(8/21),在6q^tel上距短臂端粒201.1cM的微卫星位点D6S281检测到较高的LOH率(50%),6q^16.3上D6S287的LOH率也高达50%,另外,6p^21.1-21.3上D6S276的LOH率也较高(35.3%)。结论:6号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可能在GB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染色体6q^tel上的D6S281位点,6q^16.3上的D6S287和6p^21.1-21.3的D62S276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7.
胶质母细胞瘤9号染色体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9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2l例GBM9号染色体上20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21例GBM中,在14例的9号染色体上检测到LOH,33.0%(93/282)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在9p和9q上存在LoH的GBM分别有14例和10例.在位于9p21-23的D9S286位点以及9p21的D9S285~D9S157位点间区域检测到较高LOH率,分别为52.6%、43.8%~46.7%.结论染色体9p上等位基因的丢失可能在GBM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9p21-23的D9S286位点、9p21的D9S285~D9S157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多个TSG,可能包括位于9p21上的p16和p15基因,在p16、p15所在染色体区域的远端9p21-23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TSG.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8号,2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展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别分析了21例GBM8号,22号染色体上14个,7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本组病例8号染色体LOH率为23.8%,在16.3%能提供信息位点检测到LOH,8P的LOH率明显高于8q,分别为23.8%,14.3%,8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在15%以上,以8p22-23上D8S550和D8S549的LOH率较高,分别是27.8%,30.0%,染色体22q的LOH率为47.6%,在30.0%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以22q13.2-13.3上D22S274的LOH率最高(41.2%),结论:8号,22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8p22-23上D8S550和D8S549位点间区域以及22q13.2-13.3上D22S274位点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7号染色体等位基因失平衡(allelicimbalance,AI)发生率,寻找与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染色体区域。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通过荧光标记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对20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7号染色体上的2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进行杂合性丢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50%(10例)存在7号染色体等位基因失平衡,在可提供信息的位点中37.8%(126/333)存在等位基因失平衡。其中7q和7p的等位基因失平衡率分别为50%(10/20)和45%(9/20)。在7q31.3~32上的D7S640~D7S684区域和7q36上的D7S2465位点等位基因失平衡检出率高达50%~58.3%。结论7号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可能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7q31.3~32上的D7S640~D7S684区域和7q36上的D7S2465位点所在区域可能存在与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相关的肿瘤基因。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顺铂是神经肿瘤化疗常用药物之一,耐药是疗效不佳原因之一。遗传学改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利用芯片-基因组杂交技术筛选胶质瘤细胞中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用芯片-基因组杂交技术对我们先前采用顺铂剂量梯度爬升诱导的对顺铂高度耐药的U251/CP2细胞(IC50为76.5μg/mL)和亲代细胞U251细胞(IC50为1.2μg/ml)筛选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来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基因(CFHR1)和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3基因(CFHR3)在U251细胞中至少各自缺失了一个拷贝,在U251/CP2细胞中完全缺失。IL-7基因在U251/CP2细胞中的拷贝数为U251细胞的2~3倍。结论:CFHR1、CFHR3和IL-7基因可能与胶质瘤对顺铂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