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作者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32例,其中96例给以重组链激酶(r-SK)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盐 (潘南金 )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6例 ,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 36例和对照组 4 0例 ,前者在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加入潘南金 5 0ml静点 ,每日 1次 ,10天为 1疗程。全部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 1周 ,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死率。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门冬氨酸钾镁组低于对照组 ( 2 8.9%与 6 0 .0 % ,P <0 .0 5 ) ;Lown分级VIb级及其以上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门冬氨酸钾镁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5 .6 %与 2 5 % ,P <0 .0 5 ) ;门冬氨酸钾镁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治疗中 ,门冬氨酸钾镁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且未见任何副作用 ,是一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 ,可列为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糖耐量减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01~2012-02焦煤中央医院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患者共330例,入院后行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血糖水平及病史将入选病例分为三组:糖耐量减低组129例,糖尿病组56例,糖耐量正常组145例。三组患者均行PCI治疗,分组对比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其对介入预后的影响。结果从出院至2014年2月,随访三组患者24个月,与血糖正常组相比,糖耐量减低组与糖尿病组12个月内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耐量减低组与糖尿病组间比较12个月内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时糖尿病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增加,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耐量下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人群中,糖耐量减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应及早行糖耐量检查,及时发现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并及早干预,以便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病例资料完整,年龄60岁以上的AMI患者205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0天内死亡34例,累计生存率83.4%,95%CI:78.30%~88.50%。(2)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AMI前心力衰竭、血液透析、血清肌酐( SCr)、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暴露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3)心源性休克(RR=3.351),高SCr(RR=2.740)和女性( RR=1.954)为AM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心源性休克和非心源性休克者30天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3.3%和86.9%,P=0.001,高Scr和正常SCr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6.1%和90.9%,P=0.000,女性和男性患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74.6%和88.1%,P=0.012。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高SCr和女性的老年AMI患者近期预后差,应重点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福辛普利钠10 mg/d(起始剂量可为2.5 mg/d);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 mg/d(起始剂量可为2 mg/d),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形态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上述四项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CHF疗效相当,均能逆转左心室心肌重构,但坎地沙坦更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6.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周俐  彭跃华 《河北医药》2001,23(9):696-697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 (EH)患者常合并各项代谢异常 ,尤其存在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1] 。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观察了 2 8例EH患者卡托普利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浆胰岛素 (INS)、空腹血糖 (SG)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 ,以探讨卡托普利对EH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EH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35~ 72岁 ,平均 (5 2± 14)岁 ,符合 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并排除了继发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活血化瘀防治出血后再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8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治疗,观察2组出血后再梗死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后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活血化瘀治疗是防止出血后再梗死的重要措施,对降低致残率及改善今后的生活自理程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8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福辛普利钠10 mg/d(起始剂量可为2.5 mg/d) 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 mg/d(起始剂量可为2 mg/d),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形态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上述四项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坎地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CHF疗效相当,均能逆转左心室心肌重构,但坎地沙坦更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T波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5年2月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77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6h内ECG改变。结果:T波振幅Ⅲ导联>Ⅱ导联和V4R导联T波直立或正双向判断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RCA)的敏感性是88%和90%,特异性是84%和89%。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T波振幅Ⅲ导联>Ⅱ导联和V4R导联T波直立或正双向是判断IRA为RCA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小剂量(6.25 m g,2次/d)逐渐加至靶剂量(50 m g,2次/d),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3±7)mm vs(59±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3±8)vs(47±4)mm)]和左室质量指数[(160±24)g/m2vs(135±18)g/m2)]显著下降(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38±11)%vs(47±9)%](P<0.05),血浆BNP[(121±54)ng/L vs(70±9)ng/L)]显著降低(P<0.05);另外,美托洛尔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8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79)和左室质量指数(r=0.71)减少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CHF的发展进程,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