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核心的新型疼痛管理模式,为术后患者疼痛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胸、腹微创手术的患者,共21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干预组由护士进行常规疼痛管理外,同时参与患者自控式镇痛(PCA)泵的管理。结果:各研究组中没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干预组停泵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胸部手术后行静脉镇痛的患者中干预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他治疗组间的镇痛效果比较虽无差异,但干预组的额外用药量却显著降低。研究证明通过以护士为核心,多学科协作的疼痛管理,使自控式镇痛泵得到了充分应用,额外镇痛药物的用药量明显减少。结论:以护士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术后镇痛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上海市全科医生的培训需求,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参加某市级临床技能培训项目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428人完成问卷,平均年龄(35±6)岁.其中23.9%(102/427)非常愿意接受培训,选择半脱产或不脱产培训的比例是40.2%( 169/421)和41.3%(174/421),31.7%(377/1188人次)希望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上,常用临床技能的非常需要比例最高为32.1%(1376/4280人次),社区妇幼和老年保健的非常需要比例最低为18.9%(485/2568人次).logistic回归显示,全科医生的性别(OR =2.194,P=0.010)、年龄(OR=0.435,P=0.011)、学历(OR=0.293,P=0.006)是其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结论 上海市全科医生培训意愿强烈,希望采用贴近临床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短期培训,组织者在侧重临床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基本理论和社区妇幼保健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的培训效果,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培训模式。方法于2009年1—11月,选取277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分为对照组140人和干预组137人。对干预组实施为期7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问卷答题正确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07,P=0.014);培训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1,P<0.001)。培训后,干预组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答题正确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可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短期培训仅使受训人员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需形成长期的、连续性的、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学员临床能力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以上海中山医院的53名全科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轮转,干预组尚接受由标准化病人介导的临床能力强化培训课程.3个月后,通过标准化病人站点的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的临床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基线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问诊、体检、医患沟通能力、综合接诊技能和病历书写、病例分析成绩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其中医患沟通能力分数最高,为(82±10)分;对照组的问诊、体检、综合接诊技能和病历书写成绩也较3个月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但医患沟通能力与之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医患沟通、综合接诊技能、病例分析、问诊及病历书写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或<0.05),但体检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能力强化培训中采用标准化病人,能显著提高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综合接诊技能。  相似文献   
5.
以《建筑学报》等10种建筑科学的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对1979~1993年出版的675期中所载8030篇论文及10949名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建筑工程学科科技研究者的著述情况及其地区、系统分布的状况与特点,探索了作者与发文量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这些期刊作为核心期刊的合理性。为有效收集与利用科技成果、制定我国建筑科研、人才培养、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划与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社区导师遴选标准。方法 2020年1—12月, 通过深入访谈定性研究及文献检索, 初步提炼主题指标体系, 随后邀请全科医学相关领域专家参与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形成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社区导师遴选标准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和一致性检验。结果通过对11名全科师资和11名全科医学研究生的个人深入访谈及文献检索, 提炼出5个一级主题(职业素养、基本素质、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及35个次级主题。经过对17名全科专家2轮德尔菲法咨询, 最终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职业素养、基本素质、医疗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学术科研能力)和2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社区导师遴选标准。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17/20)、100%(17/17),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0.860,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486、0.515(均P<0.05)。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45、0.210、0.138、0.210、0.097。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比较合理的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社区导师遴选标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包括全科医学相关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毕业考核分别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多选题笔试、论文撰写和答辩的形式考核学员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中山医院通过构建教学管理框架,建立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考核等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加强学员的临床能力培养,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上海市全住院医师临床接诊能力。方法采用标准化病人(SP)接诊考核形式评价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临床接诊能力,包括临床技能和医患交流技能两方面。临床技能评价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临床思维、健康宣教、门诊病史书写、接诊时间掌握;医患交流技能评价内容包括建立医患关系、信息收集和反馈、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结柬接诊。以每项实际得分除以该项的总分(得分率)来评价住院医师各项接诊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157名全科住院医师参与了临床技能评价,平均年龄(28±2)岁,男性52人,女性105人。临床技能总得分率为(76±10)%,各项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接诊时间掌握(91±24)%,门诊病史书写(80±14)%,信息收集(76±12)%,临床思维(74±17)%,健康宣教(68±31)%。医患交流技能总得分率为(74±12)%,各项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立医患关系(86±13)%,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80±15)%,信息收集和反馈(74±15)%,结束接诊(62±27)%,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43±30)%。结论经过上海市规范化培训的全科住院医师具备了一定临床接诊能力,但尚有不足,有待于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现况,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名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96.5%(193/200)受调查者认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98.0%(196/200)能进行健康宣教;仅60.5%(121/200)接受过正规的培训课程,85.5%(171/200)认为仍需接受定期培训;对问卷中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健康生活方式及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知识3项内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4.0%(752/800)、47.0%(1046/2200)和33.6%(806/2400);不同年龄、社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63和82.376,P〈0.001和0.000);不同性别、职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5和2.406,均P〉0.05);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诊病时间不足(48.5%)、患者依从性差(33.0%)和缺乏相关知识(15.0%)。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已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应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干预指南,健全行政督导、考核和奖惩机制,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考核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并予以实施,探寻评价全科医师临床能力的新方法。方法2009年7月对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进行毕业考核。通过构建OSCE管理框架和设计考核站点(包括考核病例的编写、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临床操作考题的选择以及各站点评分表的编制)来组织和实施此次考核。结果OSCE共设置6个站点,分别为临床资料收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操作技能、心电图和X线片的判读。共32名学员参加了OSCE考核,成绩均合格。病历书写的成绩高于临床资料收集(86分比79分,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分比80分,P〉0.05)。X线片判读成绩优于心电图判断和操作技能(分别为99分比95分,99分比90分,均P〈0.01)。结论OSCE考核方式能多方面评价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为全科医师的培训考核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