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我国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疾病,早期准确,快速诊断AMI,及时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降低该病致残率、致死率的主要措施。为了解心肌三联三项: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酶谱五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SLE患者65例,根据疾病活动情况分为SLE活动组和SLE非活动组,另选取46位同期来该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GS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补体C3、C4水平;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SLE活动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和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补体C3、C4水平和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患者血清GSH水平与hsCRP、Hcy及CD8~+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53、-0.65、-0.51,P0.05),与补体C3、CD4~+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4、0.62,P0.05)。结论活动性SLE患者血管内GSH水平显著降低导致氧化还原态失衡,使hsCRP和Hcy水平升高和CD4~+/CD8~+淋巴细胞倒置,形成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02例肾损害性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健康组和病例组均检测尿mALB、β2-m、24小时尿总蛋白和即时尿mALB,尿Cr,同时进行干化学方法的尿蛋白定性检测,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各项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健康对照组,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肾炎、肾病综合症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在未进入ESRD时,已出现各项尿蛋白结果的异常。mALB、β2-m、mALB/ucr与尿蛋白定性、24h尿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异常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敏感性更高。结论尿β2-m、mALB和mALB/UCr检测对早期肾脏损害较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更具敏感性.可作为肾脏损害性疾病的早期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彭可君  彭素萍  孟芳  陈华良 《吉林医学》2010,31(19):3093-3093
目的:通过测定萍乡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值,建立本实验室的血清肌酐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分别采用酶法和苦味酸法测定560例健康成人肌酐的血清水平。结果:血清肌酐水平呈正态分布,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实验室应根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20例SLE组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20位健康人的ANCA和ANAs。用ELISA法检测验证ANCA阳性率,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判断SLE活动性,分析ANCA、SLEDAI和ANAS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20例SLE患者中IIF法检测ANCA的阳性率为27.5(33/120),且均为核周型(perinuclear ANCA,pANCA)。用ELISA法验证全部ANCA阳性患者血清,阳性率为81.8(27/33),且均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即为pANCA。ANCA阳性组SLEDAI评分>10分者(即SLE活动期)占81.4%与ANCA阴性组(36.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NCA阳性组在血沉升高,补体C3、C4降低,肾脏损害、肺损害、关节肿痛等方面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NCA阳性率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ANCA和SLE的各项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对SLE患者的早期发现、治疗、病情活动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502例肾损害性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健康组和病例组均检测尿mALB、β2-m、24小时尿总蛋白和即时尿mALB,尿Cr,同时进行干化学方法的尿蛋白定性检测,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各项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健康对照组,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肾炎、肾病综合症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在未进入ESRD时,已出现各项尿蛋白结果的异常。mALB、β2-m、mALB/ucr与尿蛋白定性、24h尿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异常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敏感性更高。结论尿β2-m、mALB和mALB/UCr检测对早期肾脏损害较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更具敏感性.可作为肾脏损害性疾病的早期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X线照射离体人血检测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建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用于受照者的受照剂量估算.方法 用BG-6B医用直线加速器在0~5.0Gy的剂量范围内分别选0、0.1、0.5、1.0、2.0、3.0、4.0及5.0Gy共8个剂量点照射离体的健康人血,经细胞培养收获染色体并检测其畸变,用CB微核法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建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并用F检验和曲线拟合指数R2进行验证.结果 人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自发率(本底值)很低,照射后各剂量点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在0~5.0Gy范围内,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46×10-2+5.8570×10-3D+8.8984×10-2D2和(y)=4.3260×10-3+2.3248×10-2D+1.4278×10-2D2,经F检验,染色体"dic+r"细胞和微核细胞与剂量(Gy)的回归关系(P<0.01)有高度的统计意义,而曲线的拟合指数R2分别为0.999和0.998.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方程式,经F检验和拟合度指数的验证,证明dic+r细胞和微核细胞与剂量的回归关系有高度的统计意义且曲线拟合度好,可作为本地区X线事故剂量估算的数学回归方程式,为慢放病、辐射损伤事故的医疗救治方案的确定和进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各种肝病患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探讨其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LD组(n=96)、病毒性肝炎组(n=135,包括75例乙型肝炎,65例丙型肝炎),另取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62);其中,ALD组又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组,n=3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PBC组,n=58)、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PSC组,n=2)。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各组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ASMA)、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anti liver-kidney microsomal antibody Type 1,LKM-1)和抗线粒体Ⅱ型抗体(subtype of AMA,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胰抗原抗体(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 pancreas,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antihepatocyte cytosol antigen Type 1,LC-1)。结果:AIH组ANA阳性率(69.4%)和PBC组ANA阳性率(87.9%)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37.3%)和健康对照组(4.8%)(均P〈0.01);AIH组ASMA,LKM-1,SLA/LP,LC-1阳性率(44.4%,11.1%,2.8%,8.3%)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1.3%,1.7%,0,0)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PBC组AMA-M2阳性率(91.3%)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1.3%)和健康对照组(0)(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ANA,ASMA,LKM-1,SLA/LP,LC-1和AMA-M2等自身抗体可提高ALD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对ALD分型、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L1和IFN-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SLE患者52例(SLE组)和健康志愿者48例(对照组)。根据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将SLE组分为抗dsDNA抗体阳性组(18例)和阴性组(34例)。ELISA检测血清PD-L1和IFN-α,分别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PD-1和PD-L1,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和C4,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上调,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CD8~+T和CD19~+B细胞表面PD-1表达上调,PD-L1表达下调,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组和对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PD-L1、补体C3和C4显著降低,而IFN-α、CRP、SLEDAI及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PD-L1与IFN-α、SLEDAI、抗dsDNA抗体滴度和CRP呈显著负相关(r=-0.468,-0.494,-0.493,-0.352,P0.05),与补体C3和C4呈显著正相关(r=0.498,0.326,P0.05)。结论:PD-L1和IFN-α异常表达于SLE患者T、B淋巴细胞表面和血清,共同参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耐辐射奇球菌ppr I基因活体转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的氧化应激和疾病活动性指标,探讨其对SLE小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62只纯品系B6. MRL-Faslpr NJU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未转染组(20只),pEGFP-c1空载体转染组(20只),pEGFP-c1-pprⅠ转染组(22只),纯品系C57BL/6健康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20只)。应用活体电转染技术将pEGFP-c1空载体及pEGFP-c1-pprⅠ基因重组质粒转入SLE小鼠股前肌肉。Western blot鉴定转染后SLE小鼠外周血pEGFP-c1和pEGFP-c1-pprⅠ融合基因表达。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氧化应激标志物,ELISA法检测抗ds DNA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4和C-反应蛋白。结果:(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质粒转染一周后均能在小鼠体内成功表达,且无毒副作用;(2)与未转染质粒和pEGFP-c1转染组SLE小鼠相比,pEGFP-c1-pprⅠ转染组SLE小鼠GSH含量显著升高(P0. 01),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Carbonyls)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降低(P0. 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P0. 05),血浆抗ds DNA抗体滴度和CRP含量显著降低(P0. 01),补体C4明显升高(P0. 05),与健康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与未转染质粒和pEGFP-c1转染组SLE小鼠相比,pEGFPc1-ppr I转染组SLE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P0. 01),与健康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耐辐射奇球菌ppr I基因活体转染后能在SLE小鼠体内稳定表达且能调节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SLE小鼠的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