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给与口服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煎服胆囊炎方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与对照组患者的7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影像学检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2.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少等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联合关节镜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用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建立手术通道,联合关节镜冷光源与摄像系统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突出的显露及摘除等减压步骤。结果5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0min。无神经根损伤,无硬膜囊撕裂。59例随访4-23个月,平均11个月,无复发。按Nakni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94.9%(56/59)。结论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联合内关节镜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4例分析高成贤李伟彭光军王雷高璞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炎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0.7%~2.8%,其临床症状严重,在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如能早期确诊治疗,预后良好。自1991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  相似文献   
4.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9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手指中、远端皮肤缺损致肌腱、骨骼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问题,单纯游离植皮难以成活,正确妥当的处理对保留患指长度及恢复患指功能尤为重要。目前修复损伤的方法很多,如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腹部皮瓣等,但需要二次手术断蒂以及长时间强迫固定体位病人感觉极为不舒适:矩形皮瓣推进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造成手指伸直受限等。因此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1~1996年手法复位治疗BadoⅢ型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神经损伤11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7~16岁,平均13岁。直接暴力打击致伤8例,间接损伤3例。伤后到就诊时间为05h~25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修复13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皮瓣面积5 cm&#215;4cm~16 cm&#215;12 cm;延期修复28例,经抗感染、换药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皮瓣手术,皮瓣面积6cm&#215;4 cm~18 cm&#215;13 cm。两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急诊修复组13例获6~18个月随访,延期修复组获随访7~24个月随访,两组皮瓣均全部成活。急诊修复组术后皮瓣一期愈合率为92.3%,延期修复组术后皮瓣一期愈合率为35.7%,急诊修复组明显高于延期修复组(P〈0.05)。结论急诊一期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很好地解决了肌腱、骨关节外露的修复难题,最大限度恢复了肢体的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损伤主干血管,基本满足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伤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踝综合征所致外踝部顽固性步行痛及足背外侧麻刺痛的病因、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张成人X线片的内外踝长度作了测量。内踝平均长15.26±1.56mm,外踝平均长27.56±3.14mm。从1989年7月~2004年7月,手术治疗外踝综合征51例56足,施行外踝尖部分切除51例56足;腓骨肌腱鞘及滑膜部分切除术45例49足(双侧4例);距跟骨外侧隆起的骨折块切除术18例19足;腓肠神经松解及跟外侧支切断术48例53足(双侧5例);外踝过长16例,手术修整过长过大的外踝及切除外踝骨刺9例,解除外踝碰撞和肌腱挤压,松解腓肠神经。结果:随访47例,随访期4个月~5年10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感染,术后外踝步行痛消失,但跟骨骨折后创伤性扁平足未解决15例16足,非创伤性扁平足3例同时行距舟关节融合,恢复了足弓。结论:本病由于踝关节结构紊乱和外踝先天异常引起。以彻底解除病因为目的的手术治疗,简单易行,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6年7月~2005年8月采用双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51例,取得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1~68岁。病程2~20年。均有反复的腰腿痛病史及下肢麻木或者间歇性跛行症状。单纯中央型突出27例,中央型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者19例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通过一系列致病因素形成的一种关节内紊乱综合征。而由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性瘫痪患者,也常出现膝关节痛疼、肿胀、活动障碍以及关节不稳。我们2002年8月-2008年8月对26例(32膝)因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死),脊髓及神经根损伤而致膝关节疼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总结神经源性膝关节炎的概念、病因、预防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患者.创面外露时间5~14 d,均伴有骨、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切取皮瓣范围6 cm×5 cm~20 cm×1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