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2004年1~6月尝试用自体心包为4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主动脉成形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心脏异物临床上少见,多为继发于胸部外伤,通常是偶然发生或者是在潜在的精神疾病背景下自残发生[1-2]。心脏穿透伤早期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损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胸部穿刺伤后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迟发性心包填塞、在非体外循环下取出异物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12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病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死亡14例,死亡率为12.50%;98例存活者随访3~36月,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生长发育良好;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酸血症、使用临时起搏器及Aristotle评分等多项围手术期指标与预后相关。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与患儿自身情况及手术中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20例心脏穿透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伤的救治经验。方法:急诊对20例心脏穿透伤患者进行心脏修补,床旁开胸2例,手术室剖胸探查18例。结果:17例治愈出院,1例手术过程中死亡,2例术后脑死亡。结论:急诊剖胸探查,有效的心脏修补术是心脏穿透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疾病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近年来,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呈逐年增多趋势。2004年2月~2007年8月对3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心脏瓣膜病常见于先天性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风湿引起的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儿童心脏瓣膜病,虽然大部分是采用瓣膜成形术,但对于瓣膜成形难以矫治或瓣膜成形失败的儿童心脏瓣膜病仍需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由于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且置人较小的人工瓣膜后随着生长发育需再次换瓣和抗凝管理困难等原因,目前对儿童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有较多的争议。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8例14岁以下的儿童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临床资料:患者,男,2岁6月,因“眼睑、双下肢浮肿2+月”入院。既往有哭闹时晕厥史1次。体查:血压:86/55mmHg,颈静脉充糯,双肺呼吸音粗,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音可,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膨隆,肝于肋下3cm可扪及,移动性浊(+),双下肢浮肿,中心静脉压22cmH20。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21岁。心悸,心前区疼痛1年,头晕数月,胸前出现弥散性红色皮疹。查体:消瘦,一般情况好,前胸壁弥散性红色丘疹,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病人,女,5岁6月,因“发现心脏杂音10+天”入院。体查:血压100/65mmHg,升高95cm,体重17kg,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未见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锁骨中线上,未扪及震颤,心界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48岁.无明显诱因腹痛、胀3个月,伴排便困难,恶心、呕吐,加重伴胸闷7天.患者一般情况差,慢性病容,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对称,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04次/min,律齐.腹膨隆,上腹压痛;肝肋下7 cm、剑下10 crn扪及,质硬、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示右心房内巨大实性占位,性质待定;心包腔大量积液;主动脉瓣钙化;静息状态下,室间隔收缩活动减低.冠状动脉CT示冠状动脉受压改变,轻度变窄;考虑右心房巨大黏液瘤,累及三尖瓣口、右心室、下腔静脉及上腔静脉入口段(管腔中-重度狭窄),左心房、右心室受压变窄显著,腔静脉肝段、奇静脉、半奇静脉稍扩张,三尖瓣口、右心室、左心室流出道稍变窄,左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肺动脉主干轻度受压,后纵隔多发侧支循环可能;心包大量积液;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诊断:右心房占位;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