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7-取代-2-取代-6,8二氟-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的合成,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法:通过缩合,Gould-Jacobs环合,亲核取代得到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设计合成26个化合物,其中20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抗菌活性实验以氟罗沙星为对照Ⅲi,Ⅲj和苯环上无取代的化合物Ⅲb1,Ⅲb2的活性比氟罗沙星稍好,特别是化合物Ⅲb2的活性优于氟罗沙星。结论:合成的26个化合物中有一些化合物显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Ⅲb2的活性优于氟罗沙星,该类化合物值刘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7,9,10,11位取代喜树碱衍生物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7,9,10,11位取代的喜树碱衍生物进行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研究,进一步探讨该类化合物的抑酶作用方式。方法:对计算所得的理化、量化描述参数进行预选后采用编最小二乘法(PLS)拟合方程。结果:得到了相关性较好且有较强预测能力的2D-QSAR方程,并成功地对5个检验组化合物作出了活性预测。结论:通过QSAR研究并结合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对喜树碱类化合物抑制拓扑异构酶Ⅰ的作用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合理药物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