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幕上星形细胞肿瘤MRI表现与VEGF、P16、Ki-67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星形细胞肿瘤MRI表现与P16、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术前经MR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肿瘤53例,行常规平扫描后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成像;同时采用HE染色及链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进行VEGF、Ki—67、P16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它们的表达指数。结果:星形细胞肿瘤的信号不均匀性、坏死、水肿、占位效应、强化程度与VEGF、Ki—67、P16的表达相关,且随着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VEGF、Ki—67的表达增加;P16的表达率降低。结论:星形细胞肿瘤的MRI表现与VEGF、Ki—67、P16的表达密切相关,MRI可以间接判断星形细胞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磁共振成像(MRI)术前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MVD。结果 随着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增加,MVD值增高,且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VD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VD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表型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DSC)技术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分别行常规MR、DSC及常规T1增强扫描,获得灌注伪彩图及曲线图,测量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区的rCBV值。结果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灌注曲线与伪彩图像特点有明显差异,低级(11例)、高级(14例)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实质区最大灌注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相比)分别为1.966±1.778、4.674±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分别为0.993±0.501、0.654±0.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5);低级别胶质瘤实质最大灌注区信号曲线下降幅度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相近或略高,瘤周水肿最大灌注区大多略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高级别胶质瘤实质最大灌注区曲线下降幅度大多高于对侧正常脑灰质,瘤周水肿最大灌注区多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结论 DSC灌注技术可反映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区的血流微循环及分布情况,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81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病人进行磁共振胆道成像 (MRCP)检查 ,并分析 PCS的有关影像学表现。结果  81例PCS病人均获得了满意的 MRCP图像 ,且无特殊异常反应 ,MRCP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造成 PCS的各种病因。结论  MRCP对 PCS病人胆胰管相关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它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还能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
激光相机及洗片机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输出的医学诊断激光片质量稳定可靠,忠实地再现了放射设备的医学影像.为了确保激光相机及洗片机的正确作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我们总结使用 3M969激光相机及 XP535自动洗片机的经验及体会,并进一步探讨使用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全新的、反映组织间磁敏感差异对比的成像技术,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特点。脑肿瘤内常有微血管形成及微量出血,并可有钙化,对这些细节的识别对肿瘤的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并可用于指导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SWI对于静脉结构、出血代谢物、矿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11月期间1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资料,共计16个病灶;选取其他卵巢囊性病变18例作为对照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及SWI扫描,分析常规MRI图像以及SWI图像囊液及囊壁的信号特征,比较2组病例囊液的校正相位值差异。结果 16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SWI图像囊壁均可见多个斑点状低信号;经处理后的校正相位图能够清晰显示卵巢囊性病变的形态及内部结构,囊壁及囊内分隔均为低信号,囊液为中等强度信号;其囊液的校正相位值与其他卵巢囊性病变相比,校正相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SWI校正相位图较常规磁共振序列更可清晰显示卵巢囊性病变的形态学特点;SWI结合常规MRI平扫可以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2加权技术,对52例患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52例中,尿路梗阻扩张26例,其中:肾盂一输尿管交界段狭窄7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石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2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无尿路梗阻17例,其中肾癌3例,肾盂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囊肿9例,马蹄肾1例,一侧肾缺如1例,均由MRI和MRU相结合确诊。另有9例患呈现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未见尿路梗阻征象,其中: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52例中,部分病例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症,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如何做好MRI片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当今影像发展的一门重要课题。经对我科1997年起至今的一万多份MRI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激光MRI片的质量控制工作看似简单而与整个影像形成过程紧密相关,不容忽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MRI片的质量控制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脊索瘤MRI表现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脊索瘤的MRI表现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分析其MRI表现及有关鉴别诊断。其中13例行头颅MR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分别行颈椎、骶尾部平扫。结果:13例颅底脊索瘤,局限于斜坡者4例,累及鞍区、中颅凹、蝶窦,呈广泛浸润生长者8例,同时累及后颅凹者1例;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块影,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10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骶尾部脊索瘤2例,颈椎脊索瘤1例,在T1WI和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块影,可见骨质破坏,上段颈髓受累。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有12例术后定期复查均有病变复发征象。结论:MRI可明确显示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对诊断和手术治疗的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