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皮下镇痛(PCSA)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镇痛方式,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已获得良好可靠的镇痛效果。腹腔镜手术现已成为现代外科技术之一,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  相似文献   
2.
皮下镇痛(PCSA)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镇痛方式,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已获得良好可靠的镇痛效果。腹腔镜手术现已成为现代外科技术之一,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有一定的优点,为广大的患者所接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特别是CO2气腹引起的肩背痛及肝区部烧灼不适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再仍需要采州比较有效的镇痛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LPC术后芬太尼皮下与静脉镇痛的两种途径,探讨芬太尼两种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极低浓度(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ASA Ⅰ~Ⅱ级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自然分娩组50例(对照组),Ⅱ组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50例,Ⅲ组为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50例,观察3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下肢运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Ⅰ组产妇分娩时大多数疼痛剧烈,VAS评分与Ⅱ、Ⅲ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与Ⅱ、Ⅲ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间Bromage“0~1”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产妇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浓度(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或硬膜外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有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本研究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与维生素B12预防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1~70岁、体重52~98 kg,下腹部及下肢手术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药为1.5%~2%利多卡因。术毕硬膜外注入负荷量(泵内液5 ml)后接PCA泵。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左旋布比卡因(LBUP)是布比卡因(BUP)的左旋镜像体纯提取物,临床研究表明左旋布比卡因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均比布比卡因低,而麻醉效能与之相似。本研究试图比较0.125%LBUP与0.125%BUP硬膜外镇痛效应,评价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张连昌 《中原医刊》2007,34(5):42-4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围拔管(苏醒)期的安全处理。方法 对40例ASAⅠ级择期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在手术结束患者清醒达拔管指征时,于拔管前:Ⅰ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mg/kg、丙泊酚0.15mg/kg;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15mg/kg;Ⅲ组静注丙泊酚0.3mg/kg;Ⅳ组为对照组达拔管指征直接拔除气管导管,并观察四组病人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Ramesay。结果 四组病人一般资料及麻醉前MAP、HR、SpO2及拔管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病人在拔管时、拔管后MAP、HR低于对照组(Ⅳ组)及Ⅰ、Ⅲ组,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esay比较Ⅱ组与对照组(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围拔管期的安全处理,对于ASAⅠ级的病人拔管前给予一定剂量的芬太尼和丙泊酚,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和躁动不安,特别是芬太尼弥补了瑞芬太尼镇痛消失过快的不足,可作为围拔管期处理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入骨肉瘤MG-63细胞在流体剪切应力作用后,MG-63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特点.方法 MG-63细胞常规培养72 h,随机分成剪切应力作用组和无剪切应力作用对照组.将剪切应力作用组的细胞载玻片置于流体剪切系统中进行实验,流体剪切应力设为1.5 Pa,作用时间为60 min.无剪切应力作用组的细胞静置相同时间.之后分别提取两组的RNA,用Affymetrix公司的全人类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MG-63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247个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出现差异表达,130个基因表达上调(Fold Change>2,P<0.05),117个基因表达下调(Fold Change<-2,P<0.05).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多个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包括对细胞周期进程、周期阻滞、有丝分裂调控、G1/S转变、有丝分裂间期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结论 流体剪切应力可以通过改变成骨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浓度(0.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腹部及下肢手术90例随机分成3组,按布比卡因的浓度分为:0.125%BUP组(Ⅰ组)、0.10%组(Ⅱ组)、0.075%组(Ⅲ组),3组硬膜外镇痛的其他药物均为芬太尼0.5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1.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所有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于术毕前将PCA泵内液5ml做为负荷量注入硬膜外腔,连接PCA泵。观察术后4、8、12、24、36、48hVAS评分、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病人各时点VAS评分、Ramesay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romag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局灶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Ⅰ组与Ⅲ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极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地塞米松、维生素B12联合用于硬膜外镇痛,可有效地减轻布比卡因对脊神经的有害刺激,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理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