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内已有眼挫伤致人工晶状体部分脱出的报道[1-4],本文报道1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4周,眼钝挫伤致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完全脱出位球结膜下,报告如下. 1病例 患者女,76岁.于2011 -05 -30凌晨,左眼被醉酒的家人用拳头击伤.伤后10 h,来我院门诊,诊断为左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肠道缺血再灌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肠道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道微环境的改变会活化巨噬细胞并诱导其极化,再灌注后调控M1/M2型的比例能有效控制肠道炎症,改善肠道细胞凋亡坏死,更快速地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远期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讨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各个时期中不同巨噬细胞群的存在意义,总结巨噬细胞参与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信号通路。明确巨噬细胞功能极化机制,可能为多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RLN)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325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常规显露RLN202例(A组),术中采用解剖区域保护法不显露RLN123例(B组),比较两组RLN损伤的发生率。【结果】A组RLN损伤0.50%(1/202);B组RLN损伤5.69%(7/123):暂时性RLN损伤6例,永久性RLN损伤1例。[结论]掌握RLN的解剖和变异,常规显露RLN在甲状腺手术中可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RLN损伤。  相似文献   
4.
景祎馨  张贻帼  潘锐  丁可  孟庆涛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60-163, 177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类型,具有高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特点,其致病因素与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释放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共同的进化起源,mtDNA具有与细菌DNA相似结构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系统激动剂。在外部环境或细胞自身刺激下,受损线粒体可释放mtDNA进入胞质或循环,激活先天免疫多个模式识别受体以触发促炎或Ⅰ型干扰素反应。本文重点讨论了mtDNA的跨膜释放机制以及mtDNA介导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缺血再灌注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表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表麻和翼状胬肉下的浸润麻醉,在翼状胬肉的周边作窄条状的角膜上皮刮除,以暴露的前弹力层表面作为参照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结果 术中非常容易把翼状胬肉头端与前弹层分离,除1只眼的角膜中央区术中就有翼状胬肉浸润性混浊外,其他12只眼术后角膜中央无影响视力的混浊.结论 拟于前弹力层表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术中操作是可行的、简单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9岁。右眼视力骤降25d。此前约1个月,患者右眼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门诊病历记载视力0.2矫正到0.7,眼底情况未记录。患者自出生即有颜面部血管瘤病史,近几年有3处突起增大。入院检查:右眼视力:下方光感,眼压15mmHg(1mmHg=0.133kPa),外侧球结膜血管扩张,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无明显异常,晶状体透明,眼底视网膜全脱离,呈球形隆起,仅颞上方部分视网膜色泽大致正常,未发现裂孔。  相似文献   
7.
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前后夹击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9例(271眼)级以上硬核白内障采取前后夹击劈核法,经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吸除硬核前的皮质及软核后,乳化头退至前囊口上缘,劈核器轻压核下方,停止灌注让核上缘随前房变浅脱出囊袋口,乳化头顺势抵住核上缘,灌注加深前房后,乳化头滑入核后面,劈核器置核前面,前后夹击将核劈碎乳化吸出.结果:271眼硬核都被顺利击碎,平均乳化时间为57.4s,术后1d视力≥0.3者249眼(91.9%),术后1mo视力≥0.5者235眼(86.7%),≥1.0者96眼(35.4%).结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双向劈核法碎核彻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为粉碎硬核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冬香  姚军平  张贻转 《重庆医学》2013,(35):4274-4276
目的探讨Zeste基因抑制子12(SUZ12)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6例RB石蜡包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眼内生长期10例,眼内压增高期28例,眼外扩展期18例;侵袭程度(N)由N0~N3分别为22、16、12、6例;细胞分化程度(D)由D0~D3分别为10、16、18、12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Z12、MMP-9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侵袭程度及分化程度的RB标本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UZ12及MMP-9蛋白在RB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1)。SUZ12及MMP-9的表达与RB的临床分期、侵袭程度(N0~N3)及细胞分化程度(D0~D3)相关。眼内压增高期SUZ12及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眼内生长期(t=10.299,16.253;P<0.01,P<0.01);眼外生长期显著高于眼内生长期(t=20.819,36.417;P<0.01,P<0.01)及眼压增高期(t=10.348,15.061;P<0.01,P<0.05)。SUZ12及MMP-9由N0~N3呈逐渐升高趋势,由D0~D3呈逐渐下降趋势,且SUZ12与MMP-9在RB中的表达相关性显著(r=0.840)。结论 SUZ12及MMP-9在RB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可预测RB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联合羊膜移植术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选择本院2007-03/2010-03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均单眼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胬肉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术后随访2a,角膜移植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羊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组术后治愈42例,复发3例; 羊膜移植组术后治愈39例,复发6例,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巩膜炎与全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8例类风湿关节炎性、12例全身免疫疾病性和18例特发性巩膜炎患者,比较三组病例的巩膜炎特征及眼并发症。结果:三组的发病年龄无显著不同(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前者双眼发病多(62.5%,P<0.05),且坏死性巩膜炎最常见(50%,P<0.01),多伴有视力下降(59%,P<0.05),容易并发边缘性角膜溃疡(25%,P<0.05)。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易引发巩膜炎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占40%),这种类型的巩膜炎较特发性巩膜炎严重,更具破坏性,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