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例射频消融术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射频消融电流首次用于临床的导管消融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因为它只产生可控性心肌组织小范围损伤,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迅速引起人们的兴趣,此后10多年期间得到极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快速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段。我科五年来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共有160例,仅有1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100例准备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术前1h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及患者关心的问题,获得患者需求的信息,观察组按有关需求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作常规手术准备.采用状态-特质性焦虑调查表(STAI)中的一过性的(状态)焦虑的方式(有20项)来评估患者术前1h及术前即刻的焦虑状态.结果 2组患者术前1h血压、脉搏、焦虑状态,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即刻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脉搏明显慢于对照组、STA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和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运用Director开发相应护理学习软件,采取单机独立运行形式和利用医院局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继续教育。结果利用医院局域网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能快速普及护理新知识、新技能,缩短护理人员学习周期。结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继续教育时间、经费、师资、教育质量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冠心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做好心理护理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1],我院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操作需要,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科收住冠心病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3岁~80岁,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有12例。2心理分析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上组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2.1焦虑心理不论是年龄的大…  相似文献   
5.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由于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传人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交感神经和激活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导致心率减慢和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2000年1月-2003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时服务新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爱婴区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的产妇3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新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4.7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新模式在分娩期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感情支持,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易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其诱因多种多样.仅仅依靠住院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发作,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2月开展突出重点的做法,对扩张型心肌病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术前强化训练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是确诊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诊断明确,疗效显著且创伤小、无疼痛等优点。但该技术常见并发症有穿刺口出血、血肿,患者卧位排尿困难、腹胀、腰背酸痛、焦虑烦躁、失眠等,严重的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为减少或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采用术前强化性训练的护理方法加以预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自2003年2月至2004年5月行心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40~60岁,平均(50±6)岁。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50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球…  相似文献   
9.
198 7年射频消融电流首次用于临床的导管消融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 ,因为它只产生可控性心肌组织小范围损伤 ,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迅速引起人们的兴趣 ,此后 10多年期间得到极大的发展 ,已经成为快速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段。我科五年来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共有 16 0例 ,仅有 1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6岁。因反复胸闷 ,心悸 1年余 ,加重 1天入院。体检 :T37℃ ,P14 0次 /min ,R2 0次 /min ,BP2 1.5 /15kPa。咽部充血 ( ) ,双扁桃体II度肿大。入院诊断 :1)阵发性室上…  相似文献   
10.
1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血肿将动脉壁中层撕开不断蔓延,并向内外两侧膨出形成局灶性夹层血肿,一般起病突然,有剧烈胸痛血压骤升和压迫症状.带膜支架一般是经一侧股动脉切口在2.6m长的超硬导丝指引下送入主动脉夹层瘤入口处,准确定位后,快速退出鞘管,支架释放以封闭入口.带膜支架199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我科2002年10月带膜支架成功治疗了1例主动脉夹层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