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6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阿是穴埋线治疗小面积肌纤维织炎102例,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年余未复发)83例,好转(症状及体征消失1/2以上)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7%。治疗方法:选准阿是穴,在其下方0.5寸左右作为埋线进针点,常规消毒,局部用2%普鲁卡因麻醉,左手持镊夹消毒备用羊肠线(1寸长的2号线),将线中央置麻醉点上,右手持医用埋线针(上海特制),缺口向下压线,双手配合以15~45°(臀臂部可直刺)角度向上刺,将线埋入穴位中,快速拔针,针眼用酒精小棉球和小胶布固定3天即可,每次埋1~3穴,20天左右埋线1次,一般3次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白内障行Phaco术后发生重度角膜水肿的88例(88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5d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38例(77.55%),好转10例(20.40%);对照组治愈17例(43.59%),好转19例(48.7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69,P〈0.01)。结论 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可提高白内障Phaco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常易引起误诊,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导于下: 男性,19岁,因咳嗽,血痰,浮肿,气促2月余,于1983年3月16日入院。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吐黄色粘稠痰,半月后咳嗽加重伴痰中带血及胃纳减退,乏力等,经治疗无缓解。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全身浮肿等日益加重,于3月1日  相似文献   
8.
鼻窦真菌病的发病率很低.近年来,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环境污染、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等因素,致使鼻窦真菌病有增多的趋势.鼻窦真菌病可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病情发展变化快,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破坏严重,若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当,预后效果往往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险.我科曾成功救治1例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9.
我们检测了17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70和CD(38)的表达,以期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实验组:17例MM住院患者,根据Durie和Salm-on标准诊断,无急性感染,形态学未发现外周血中有浆细胞,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初治9例,复发8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0岁,Ⅱ期5例,Ⅲ期12例。1.2 对照组:11名健康献血员,男性9名,女性2名,年龄31~48岁,平均年龄39岁。1.3 化疗方案:检测患者p170和CD_(38)后,无论初治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A—BPM—Ⅲ型全自动血压监测仪的原理、测量方式、影响使用的原因和校准方法,并对两次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