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未发生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移位情况发生。Majeed评分获优6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可使骨折脱位的骶髂关节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缓慢而连续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没有正常和病变间截然的界限[1]。因此可以推断,在无症状的"正常"人群中应存在可被发现的关节软骨异常。但在临床工作中,很少有无症状的病例前来就诊,因此国内尚缺乏较为完整的临床前期OA软骨缺损资料。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较大样本的汉族无症状志愿者膝关节软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来讨论无症状青年关节软骨缺损的出现规律和相关临床因素与OA软骨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端粒酶在乳癌、乳腺瘤样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化疗、生长抑素对端粒酶的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方法对77例乳癌及51例乳腺瘤样病变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端粒酶在正常乳腺腺体、乳腺纤维瘤中未见表达,在乳腺导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为10%(1/10);在乳腺导管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中为20%(3/15);在乳腺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中为(75%);Ⅰ期乳癌中为90%(9/10);Ⅱ期乳癌为93.1%(27/29);Ⅲ期乳癌为98%(14/15);Ⅲ期乳癌经生长抑素治疗后端粒酶活性下降为55%(11/20),Ⅳ期乳癌以术前化疗端粒酶活性亦下降,为60%(6/10)。结论端粒酶是一种较好的乳腺肿瘤标记物;化疗和生长抑素可以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软骨磁共振成像(MR)反映骨关节炎(OA)软骨病变形态和基质成分变化的能力与限度。方法对12例22~37岁间的尸体膝关节进行软骨MR成像。采用设备为GE Signa 1.5 T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前向关节腔内注射0.9%NaCl溶液20 ml,模拟关节滑液。对样本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后,测定软骨厚度与各组织层次厚度,比较MR与病理学测量值差异。结果三维脂肪抑制毁损梯度回波(3D-FS-SPGR)和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FS-PD)成像具有较高的软骨信噪比和组织区分度。FS-PD序列显示的软骨厚度与病理测量值最接近(r=0.787),但软骨MR与组织学分层之间无相关性。以上两序列是软骨成像的最佳组合。结论软骨磁共振成像是目前骨关节炎软骨病变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序列选择和参数优化可明显提高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62例,31例采用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31例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两组均在术后12个月行X线片检查,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Krimmer评分和患者主观功能评价臂肩手功能缺陷,用于了解术后腕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患者主观感受,对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个月,手术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高度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手术组患者腕关节伸屈、旋转、尺桡偏的角度、手的握力均大于保守治疗组(P0.01);Krimmer评分和DASH评分手术治疗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VAS痛觉评分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掌侧支撑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病理科较常用的常规方法。在实际病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HE染色的会诊组织切片和细胞涂片,而无相应的组织蜡块或多余的细胞涂片白片,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只能在原HE染片上做免疫组化染色,此时需将HE染片退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悬吊运动疗法(suspension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的治疗方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评估疗效.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ET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组)与对照组(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组),每周治疗6次,疗程4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间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2个月~5年,无再出血,肝功能正常或好转,无肝性脑病发生,无死亡.结论 对于部分肝功较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行急诊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单侧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疗效,得出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单侧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伤椎对侧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以治疗Mirizzi综合征Ⅲ、Ⅳ型的具体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壁缺损,或修整断端胆管,离断肝圆韧带远端,剖开脐静脉索,将脐静脉螺旋绕缝成稍长于缺损之管道,带蒂转移至缺损处,与胆管断端桥接吻合.放置支撑管12个月.结果 临床应用本法治疗Mirizzi综合征Ⅲ、Ⅳ型25例.术后拔除支撑管后经2~6年随访,效果均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切取及带蒂转移方便,脐静脉壁与胆管壁结构相似,是修复胆管缺损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