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后感染病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切除术36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无脑脊液漏,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不同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超过24 h留置引流管以及超过4 h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入选患者72例,共颅内动脉瘤73个,在我科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观察围手术期术后动脉瘤夹闭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观察出院后随访半年内再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成功夹闭动脉瘤65个,8个瘤壁加固包裹术。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肢体偏瘫、脑积水、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共11例(15.3%)。而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半年,无1例有再出血发生。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解剖清楚,夹闭确切,临床疗效满意;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经鼻蝶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等手术入路方法,将垂体肿瘤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比26.47%,尿崩症是经颅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垂体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入路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记忆改变的作用,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48例癫痫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分别在术前l周、术后2周和术后6月进行3次测评.结果:随访1年内,Engle I级38例(79.1%),II级6例(12.5%),Ⅲ级3例(6.3%),IV级l例(2.1%).术后2周,患者的记忆功能有明显的减退;至术后6月,记忆功能又有所恢复,和术前1周水平相当.而有海马硬化者、优势半球侧手术者、术后疗效差者记忆功能下降较为明显.结论:前颞叶切除术后2周,癫痫患者记忆水平有所下降,其后又逐渐恢复.海马硬化、优势半球侧手术、术后疗效差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3例(71.6%),Ⅱ级切除9例(28.4%),其中Ⅱ级切除者手术后行γ-刀治疗.全组病例41例恢复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瘫,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案应个体化,并注意脑静脉引流系统的保护,要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钟华  张洪涛  张晓海 《新中医》2022,54(5):70-73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病理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S)是消化科门诊较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症,其特点为局部溃疡反复发作,并伴有剧烈的疼痛。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2003年9月—2006年9月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对48例RAS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个在天津塘沽地区发现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回族家系致病基因是否与染色体 4q2 1连锁。方法 提取该家系 1 3名成员的外周血DNA ,选择染色体 4q2 1上的 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shorttandemrepeatpolymorphisms ,STRPs)做荧光标记PCR等位片段分析 ,用lod连锁分析法分析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上述 8个STRPs的连锁关系。结果 得到 1 3名个体 8个位点的基因型和单体型 ,连锁分析结果显示 :8个STRPs的最大lod值均大于 0 ,其中 5个STRPs的lod值大于 1。结论 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 4q2 1上 ,表明中国回族人和报道的欧美人的DGI Ⅱ的基因座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护理应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合并教学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护理应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合并教学的效果。利用问卷调查分析618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合并教学26个项目内容的评价。结果表明,合并教学重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紧扣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疣状胃炎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探讨疣状胃炎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其与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疣状胃炎94例,其中非成熟型46例,,成熟型48例,在隆起处近中心部位及距隆起病变边缘5cm的平坦胃黏膜处各取胃黏膜组织2块;设同期经胃镜和病理均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轻度、非活动型、Hp阴性)30例作为对照,取胃窦小弯处取胃黏膜组织2块;14C标记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患者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疣状胃炎患者疣状病灶部位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均较疣状旁5cm平坦处明显增高(P<0.01)。非成熟型和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其胃黏膜疣状病灶部位HIF-1α、VEGF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但两组之间HIF-1α、VEGF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HIF-1α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729,P<0.01)。结论 HIF-1α及其下游因子VEGF在疣状胃炎患者疣状隆起病灶部位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