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扩弓是一种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矫形治疗方法.尽管快速扩弓旨在通过打开腭中缝以矫治上颌骨牙弓狭窄,但由于上颌骨与头面部诸多骨块相连接,因此快速扩弓对牙和骨骼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先天缺牙正畸治疗前后PAR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青少年先天缺牙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先天缺牙的青少年错患者,采用PAR指数对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覆及中线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先天缺牙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后的PAR总分和加权总分均小于治疗前,正畸治疗前后的PAR指数除中线外,其他各项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AR总分值减少(14.25±7.91)分,减少百分率为(80.90±11.09)%;权重PAR总分值减少(15.45±8.16)分,减少百分率为(75.34±18.41)%。结论PAR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青少年先天性缺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特征的改善程度,但还存在一定缺陷。在临床应用时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及纳入治疗TMD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文献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中有关TMD治疗的系统评价,并对系统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3篇系统评价:分别为透明质酸钠、咬合调整、稳定咬合板治疗TMD的疗效评价,共纳入25个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纳入的RCT中仅2篇为B级,其余23篇研究均为C级。结论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透明质酸钠、稳定咬合板、咬合调整治疗TMD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关节镜等尚需通过进一步完成的系统评价来评估。TMD治疗的系统评价所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部分研究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无隐蔽分组、无样本量计算及无意向治疗分析等缺陷。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预防和治疗TMD的临床证据,提高TMD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定量测定,比较拔牙创对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进程的影响,并对正畸微种植体骨整合的安全范围进行探讨。方法 12只雄性Beagle犬,按不同愈合时间段(1、3、8、12周)随机分成4组,建立邻近拔牙创植入正畸微种植体实验动物模型。在植入微种植体后愈合的第1、3、8、12周处死各组动物,制备含种植钉的硬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形态,并测定微种植体-骨界面骨接触率(BIC)。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植入后第3周开始出现组织学变化的明显差异:实验组骨界面骨吸收活跃;对照组骨界面出现新生骨层,周边存在活跃成骨细胞。对照组在植入后前8周,BIC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BIC值在植入3周后有所下降,到第8周达到峰值(80.08%),随后进入平台期。两组BIC的差异表现在植入后第3周:实验组BIC(44.35%)小于对照组(55.4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拔牙创对微种植体周围骨重建进程会产生影响,早期表现为加重骨吸收,但在随后的时间里骨形成效应会迅速加强。  相似文献   
6.
背景:种植体周围炎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下比格犬微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观察其骨改建过程。方法:采用助攻法将纯钛微种植钉随机植入Beagle犬双侧上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的根分叉区,将一侧植入3枚丝线结扎的微种植体,在丝线结扎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后加力,分别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第1,2,3,4周即刻施加100 g拉力,持续加力1个月。处死动物后制备含微种植体的不脱钙硬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不同阶段受到持续正畸应力作用下的种植体-骨界面的改建过程。结果与结论:丝线颈部接扎的微种植体植入后,颈部组织内出现大量的梭形炎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逐步扩散到微种植体的尖部,有大量胶原纤维,成骨活跃,出现新生骨进行改建;周围炎发生2周后扩散到微种植体尖部,出现深浅不一的新生骨小梁组成的编织骨,炎性细胞分散,可见胶原纤维吸收后留下的髓腔不规整,骨陷窝内可见排成三四层的成骨细胞,成骨活跃。说明实验成功构建了正畸应力刺激下Beagle犬纯钛微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受力后约2周是该模型成骨的活跃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口腔卫生护理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有关口腔卫生护理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中有关口腔卫生护理的系统评价,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篇系统评价,内容涉及:手动与电动牙刷对维护口腔卫生的效果比较,应用牙问隙刷保持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初级121腔卫生护理的复诊间隔的选择,刮舌预防口臭的效果。结论目前缺乏高强度证据来支持牙间隙刷等口腔卫生护理的疗效。其他口腔护理方法的疗效如漱口水等尚需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来评估。现有口腔卫生护理的系统评价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部分研究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无隐蔽分组、无样本量计算,以及无意向治疗分析等缺陷。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按照CONSORT声明规范报道随机对照试验,以便总结口腔卫生护理的临床证据,提高口腔卫生护理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8.
����ؽ����Ҳ�ҧ�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关TMD保守治疗的咬合板的类型、作用和适应证。咬合板治疗是临床治疗TMD的首选疗法,但目前缺乏设计完善的临床试验以证实其疗效。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便于总结咬合板治疗TMD的临床证据,提高TMD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快速扩弓是一种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矫形治疗方法。尽管快速扩弓旨在通过打开腭中缝以矫治上颌骨牙弓狭窄,但由于上颌骨与头面部诸多骨块相连接,因此快速扩弓对牙和骨骼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比较,在正畸治疗中使用和未使用快速扩弓对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先天缺牙的正畸与修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畸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青少年先天缺牙伴不同程度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6例先天缺牙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分析先天缺牙数目、部位、类型以及错(牙合)类型,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下颌中切牙(27.1%)和上颌侧切牙(19.6%),以少数牙缺失为主.正畸治疗关闭缺牙间隙的患者37例,选择保留缺牙间隙结合修复的患者19例,两组在年龄和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拔牙减数后正畸治疗关闭缺牙间隙矫治,或集中间隙后配合修复的方法 进行治疗的效果满意.结论 青少年先天缺牙伴有不同程度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经正确的诊断,选择正畸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