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测条件免疫反应哮喘动物模型的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情况。方法;对经过条件刺激训练结合和未经过条件刺激训练结合的各组动物予以心脏采血,加肝素抗凝,细胞分离液分离白细胞,而后加致敏原及空白对照液,蜉育30分钟,采用甲苯胺蓝低渗溶液染色固定,放于光镜下计数,计算出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指数。结果:CS1,CS2组嗜碱细胞脱颗粒指数DI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CS1,CS2与NS1比较有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再发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奇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888-889
目的 探讨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理。方法 对经CT证实的l500例住院脑出血患者中再发出血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8例发生2次出血(其中3例为3次出血),脑出血再发率3.87%,2次出血者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60.0%),3次出血的3例均同时有基底节出血。61.2%再出血病灶位于首次出血的对侧,2次出血闻隔时间大多在1年内(41.37%),基底节-基底节型预后较差。结论 再发性脑出血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高血压控制不良可增加再出血的危险,基底节-基底节型出血原因多为高血压,而脑叶-脑叶型出血很可能与淀粉样脑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40例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缬沙坦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尿常规等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85.7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 P和D B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以及肝肾功能、尿常规的检测发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具有有良好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并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但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要优于缬沙组,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23—羟基桦木酸体外抗恶性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23-羟基桦木酸在体外对B16,BGC-7901,AO,HL-60,K562,HeLa及S180 7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氦唑盐比色分析,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测23-羟基桦酸对7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0-160mg/L^-1的23-羟基桦木酸在体外对7种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并可引起大量肿瘤细胞凋亡,23-羟基桦木酸-Ⅰ使B16肿瘤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而23-羟基桦木酸-Ⅱ则使细胞阻滞在G2-M期。结论:23-羟基桦木酸对体外7种恶性肿瘤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细胞阻滞在某一生长期,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应积极加强中医堂建设.该文先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建设的现状,并以某市中医堂建设实践为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有效建设中医堂提出了方法、措施等建议,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条件刺激与免疫性非条件刺激结合对免疫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不 条件刺激,以50%AO,2.5%OA,1%OA抗原激发豚鼠引发支气管哮喘作为非条件刺激,对照组不予以声光刺激,经过五周的结合训练,观察各组的哮喘情况。结果:条件刺激组3组各周的哮喘发作阳性程度无差异,非条件刺激组与第1周差异不明显,但从第3周到老5周有明显的差异,与条件刺激组相比出现不同的程度的耐受,反应哮喘发作的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嗜酸细胞数在条件免疫反应哮喘动物模型的变化。方法:对经过条件刺激和未进行条件刺激和各组动物予以心脏采血,做血图片。Wright氏染色,放于光镜下计数。结果;CS1,CS2,NS1三组嗜酸细胞计灵敏我明显差异P〉0.05,CS3,NS2□两组嗜酸细胞计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CS1,CS2与CS3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2014年8月本溪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54例合并周同神经病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基础降糖治疗上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观察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硫辛酸注射液联合治疗10 d后的TSS评分中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和麻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过程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乳酸司帕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