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张明奎  苗景轩 《临床医学》1998,18(10):14-15
急性大咯血因其出血量大,多经严格的内科治疗无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本院1989年10月~1997年8月共施行急诊肺切除术治疗大咯血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岁。24小时咯血量在600~1000ml者11例,1000ml以上者10例,另外反复多次咯血达3000ml以上者6例。术前血红蛋白(Hb)<100g/L者17例,低于80g/L者10例。收缩压低于12kPa者9例。全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其中双腔管插管18例,单腔管9例。行全肺切除6  相似文献   
2.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方法和和结果:以Ono法为基础,在供心的切取、受体腹腔血管的准备、心肌保护及血管吻合方面进行了改进,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术后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共58次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为89.7%。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89例乳腺肿块的活检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就乳腺肿块活检在乳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意义及手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移植心脏血管增殖病变的影响。方法将近交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作供体,SD大鼠16只作受体,采用Ono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动物分为慢性排斥组和atRA治疗组,每组8只。慢性排斥组术后给予环孢菌素A10mg/(kg·d),皮下注射;atRA治疗组术后同法给予环孢霉素A,并给予atRA10mg/(kg·d)灌胃。移植60d后取移植心脏,行HE、Masson、Van Gieson染色,分析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血管狭窄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结果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面积明显大于atRA治疗组(63.99%±11.91%vs.34.68%±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7,P=0.000);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血管狭窄指数高于atRA治疗组(62.86%±17.18% vs.40.10%±8.20%),atRA治疗组血管狭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06);慢性排斥组PCNA阳性细胞明显高于atRA治疗组(60.17±17.74 vs.33.96±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P=0.001),且PCNA阳性细胞率与血管狭窄指数呈正相关(r=0.854,P=0.007)。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通过细胞增殖途径抑制移植心脏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V)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近交系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进行异位心脏移植,一组受者术后接受环孢素A(CsA,10 nag·kg-1·d-1)皮下注射,同时以atRA(10 mg·kg-1·d-1)灌胃(atRA治疗组),另一组受者术后接受CsA皮下注射(慢性排斥组).术后60 d,取移植心脏,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Van Gieson染色分析血管狭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心肌组织中CD68+细胞浸润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心肌组织中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A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慢性排斥组和atRA治疗组心肌纤维化指数分别为64.0±11.9和34.7±6.3,慢性排斥组纤维化指数明显高于atRA治疗组(P<0.01).慢性排斥组的血管狭窄指数为62.9±17.2,atRA治疗组为40.1±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排斥组CD68+细胞数为(32.1±9.3)个,atRA治疗组CD68+细胞数为(17.6±4.2)个,慢性排斥组明显高于atRA治疗组(P<0.01).慢性排斥组PDGF-AmRNA的相对含量为0.94±0.11,atRA治疗组为0.46±0.08,慢性排斥组明显高于atRA治疗组(P<0.01).结论 atRA能减轻大鼠心脏移植后的CAV及心肌纤维化,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D68+细胞浸润及PDGF A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vascular smooth muscle α-actin, VSMA-α)表达变化在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同系移植组、正常心脏组。采用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心肌的纤维化,计算血管狭窄的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VSMA-α表达变化与心肌纤维化和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正常心脏组、同系移植组、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评分分别为0.00±0.00, 0.63±0.52,1.75±0.71和2.75±0.46,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明显高于正常心脏及同系移植心脏(均P<0.01)。而冠状动脉狭窄指数分别为0.08±0.02,0.09±0.04,0.12±0.05和62.86±17.18,其中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血管较其它组明显狭窄(均P<0.01)。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细胞大量表达VSMA-α。 结论: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基因的重新激活及其蛋白的异位表达与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5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0例,其中属结节型者31例,弥漫型82例,硬化型23例,贮留型64例。经治疗后,痊愈149例,好转41例,无效10例,  相似文献   
8.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伊立替康125mg/m^2 d1、d8、d15静脉滴注90min;卡培他滨(希罗达)2500mg/m^2,分早晚2次,第1—14天,每28天重复。治疗至少2个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并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结果62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有59例。其中一线治疗28例,RR42.8%,DCR71.4%,TTP 8.6个月,MST18.8个月;二线治疗31例,RR32.3%,DCR61.2%,TTP 7.2个月,MST13.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迟发性腹泻、粒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且一线和二线治疗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食管中段癌并多发性胃壁神经纤维瘤李遂莹,张明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郑州市450003)病例,男,60岁。2月前出现进食时发噎,伴胸骨后疼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1月前外院X线钡餐造影提示:"食管中段癌",经胃镜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胃及十二指肠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术后胸腔内注射顺铂并全身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均采用单腔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20 ml,每周1次,共3周,同时全身应用参麦注射液50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周;对照组单纯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20 ml,每周1次,共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71.9%,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