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下采用剪除、电切、切割等方式切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 5例 ,并根据颅底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肌肉、筋膜、软骨、骨等一期修补颅底。结果  5例均一次手术治愈 ,除 1例术后颅内感染 (脑膜炎 )外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1~ 5年无复发。结论 位于鼻腔内的脑膜脑膨出可以经鼻内镜手术完成 ,直径 0 5cm以下的颅底缺损可使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的方法修补 ,直径超过 0 5cm的颅底缺损应先使用软骨或骨封闭缺损 ,然后再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 ,以免复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游泳对新生儿健康的作用,特进行了本项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目前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方法较多,但有些治疗方法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有些治疗方法需长期腹部带管,同时容易出现造瘘口周围感染。本文探讨环咽肌切断术在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8例,其中鼻咽癌放疗后6例,颅脑肿瘤术后2例。结果:8例患者均接受环咽肌切断术,术后患者可进食固体或软食,进食时间缩短,体重增加。结论:环咽肌切断术是治疗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有效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解决泪囊阻塞的新手术方法、分析其治疗难点。方法采用经鼻内镜鼻内开放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面部外伤和手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鼻泪管阻塞16例(16眼),术后常规泪道冲洗。结果随访6个月~1年,14例患者溢泪和溢脓症状消失;1例术后3个月出现溢泪,再次在内镜下扩大造口;1例无效,术后继续溢泪。所有患者未见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较好方法,术中和术后需要注意泪囊的大小、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上颌骨额突骨质增生;是否存在泪囊壁肥厚等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内舒那,nasonext)鼻喷雾剂对腺样体肥大源性鼾症的疗效.方法:收集37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择鼾声、张口呼吸、睡眠安静程度三个指标,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正规治疗30 d后,21例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达56.8%,其中显效13例,显效率为35.1%,好转8例,好转率为21.6%,无效16例,无效率为43.2%,其中腺样体肥大>75%患儿组1例(2.7%)显效,4例(10.8%)有效;50%~75%组12例(32.4%)显效,4例(10.8%)有效.>75%组疗效明显差于50%~75%肥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副作用.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中度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鼾症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建议对伴有鼾症的中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先期进行局部激素治疗,无效再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生物样品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氯仿提取,用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乙腈-10 mmol·L-1 KH2PO4缓冲液(含0.2%三乙胺,用H3PO4调pH至2.5)(25∶75)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 280 nm,λem 320 nm。结果 绝对回收率为91.27%~102.4%,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1。SD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0.5,1,2 h后主要效应器官的浓度分布特点是:C骨髓>C,主要消除器官的浓度分布特点是C>C>C。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高三尖杉酯碱的体内过程研究。高三尖杉酯碱在骨髓中有较高浓度分布,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8.
9.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包膜外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0年收治的腮腺下极良性结节患者151例。151例患者均于术前或术中冰冻明确为良性。其中91例行腮腺肿物包膜外切除术,60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对照组为112.5±20.3 min,观察组为71.5±13.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4年,平均7.6年。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涎瘘、暂时性面瘫、口干和Frey’s综合征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6.7%;观察组患者暂时性面瘫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腮腺下极良性小结节患者,腮腺肿物包膜外完整切除术可以高效、安全的切除肿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8年以来收治的4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43例一次性治愈,进行柯-陆式手术的6例患者2例复发,重新进行鼻内镜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的修正手术,术后综合治疗,随访1a未见复发。结论:本病容易误诊,鼻窦CT扫描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采用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疗效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