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灾难性疾病,预后极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认为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脊髓。因此,各种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当中,且日益受到重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组分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培养针对髓鞘碱性蛋白( MBP)特异的SD大鼠T淋巴细胞,对其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特征进行鉴定。方法将MBP免疫SD大鼠,收集回流淋巴结,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在RMPI 1640培养液中用MBP反复刺激获得MBP特异性T细胞(MBP-T)。然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其对MBP刺激的反应性,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当 MBP抗原存在的情况下,MBP-T的3 H-TdR掺入量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MBP-T主要为CD3+ CD4+的T淋巴细胞(98%),并可以产生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结论 MBP免疫SD大鼠的回流淋巴结细胞,经过体外扩增可以获得 MBP 特异性的 T 细胞,其表型主要为 CD3+CD4+,并可以产生Th1和Tr1型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Olig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包装。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以大鼠pEGFP-N3-Olig1表达质粒和pDsRed-monomer-N1为模板,扩增获得大鼠Olig1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片段。将两者进行PCR拼接获得Olig1-RFP片段,并与pLenti6.3-MCS-DEST载体连接,构建获得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测序。然后,将其与包装质粒混合后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结果通过酶切鉴定、测序,证明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够被高效地包装为病毒颗粒。结论成功建立大鼠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Olig1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