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妇女从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世兵制长期存在。妇女随夫服役,成为女兵。她们或直接参战,搏击沙场;或守卫屯营,修筑城防;或宿卫后宫,担任仪仗;或参加军屯,生产军粮;或服各种杂役,修理战具。妇女在军事上的地位与作用,比秦汉时期显得更为重要。北朝民歌《木兰诗》以北魏与柔然的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北朝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这故事属于民间传说,未必实有其人。但作为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在当时大量女性从军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加工而成的,从而为北朝妇女从事军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溶栓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静脉尿激酶 (UK)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 97例AMI患者采用UK溶栓 ,60例AMI患者采用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的超声心动图 (UCG)和临床结果。结果 住院期间UCG检查室壁运动正常者在PTCA组为 (4 6.0 0 % ) ,高于UK组 (2 4.73 % ) (p =0 .0 2 1) ,矛盾运动发生率PTCA组为 0 ,而UK组为 11.83 %。LVEF在PTCA组为 5 6.88± 10 .47,高于UK组 (5 1.5 8± 10 .97) (p =0 .0 41)。住院期心衰发生率UK组为 3 2 .5 9% ,高于PTCA组 (18.3 3 % ) (p =0 .0 2 9)。随访 13 .3 2± 6.86个月累计心衰发生率UK组为 16.2 8% ,也高于PTCA组 (5 .19% ) (p =0 .0 0 1)。住院期间的病死率UK组为 10 .3 1% ,PTCA组为 5 .0 0 % (p =0 .10 0 )。累计病死率UK组为 15 .5 6% ,明显高于PTCA组 (5 .0 0 % ) (p =0 .0 2 1)。 60岁以上年龄组累计的病死率仍然是UK组 (2 8.99% )高于PTCA组 (10 .3 4% ) (p =0 .0 49)。在随访 3、6、12及 2 4个月时PTCA组的生活质量计分各自为 :5 9.90± 14 .67、74.40± 12 .86、73 .86± 9.70、82 .47± 10 .47均高于同时期UK组的计分 (分别是 5 2 .0 8± 14 .49、65 .0 0± 14 .72、67.0 2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低水平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HDL—C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它具有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作用,减少脂质的摄取沉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促进胆固醇从血管壁排出,将其运送至肝脏清除,并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斑块破裂。此外,它还能保护内皮屏障功能,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并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具有冠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阐述HDL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总结临床试验对心房颤动行节律控制或频率控制治疗的评价,结果表明,节律控制的优势未获证实,而频率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其效果至少与节律控制相同,应将频率控制作为心房颤动一线干预对策,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着重于复律治疗的方案应作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97例AMI患者采用UK溶栓(UK组),60例AMI患者采用直接PCI治疗(PCI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的超声心动图(UCG)和临床结果。结果:住院期UCG检查室壁运动正常率及LVEF在PCI组高于UK组,矛盾运动发生率则PCI组低于UK组。住院期心衰及随访期累计心衰的发生率UK组高于PCI组。住院期病死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累计病死率UK组明显高于PCI组。60岁以上年龄组累计的病死率仍然是UK组高于PCI组。在随访3、6、12及24个月时PCI组的生活质量计分均高于同时期UK组的计分。结论:直接PCI治疗AMI患者与UK治疗相比能改善左室重构、减少心衰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应提倡用直接PCI治疗AMI。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因急性STEMI住院的患者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早期再灌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共调查STEMI患者773例,其中男性555例,占71,80%,女性218例,占28,20%;年龄中位数为66,0岁,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1,0 d;从发病到进入病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中位数为210 min;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中位数为60min;接受直接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球囊打开时间中位数为100 min,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男性、相对年轻者(年龄<65岁)以及享有医疗保险的患者较多选择介入治疗,而女性、高龄患者(年龄≥65岁)以及无医疗保险者较多倾向于保守治疗或溶栓治疗,结论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优于此前的调查结果,但与2004年ACC/AHA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的广泛应用 ,对血压昼夜变异规律及临床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 ,本文就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药物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郑刚  张承宗 《循证医学》2003,3(1):22-25
临床试验研究使我们明确认识到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已具有取代普通肝素的地位,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治疗的新标准。但是,不同种类低分子肝素是有独特的化学、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的合成物。每一种制剂都有不尽相同的抗凝特点,可以通过抗凝血酶(抗Xa:Ⅱa的比值)及凝血酶介导的作用反应出来。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不同结果,说明一种制剂的临床结果不能扩展到另一种制剂,治疗上不能互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病例治疗药物在30年来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两中心、回顾性研究。对药物治疗在年代、性别、年龄、心功能和病因等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入选5189例次,男女比为1∶1.02(P>0.05)。平均年龄(62.93±13.49)岁。临床诊断依次是冠心病(44.2%)、风湿性心脏病(24.1%)、肺心病(19.0%)、扩张型心肌病(4.8%)等。入院时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为主,分别为40.6%和44.5%。治疗药物总体应用比例为硝酸酯类80.0%、利尿剂71.8%、洋地黄制剂68.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2.2%和β-受体阻滞剂19.5%,上述药物的应用逐年代增加。肺心病心衰病例的主要治疗药物也是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男性应用ACEI多于女性,≥60岁患者应用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多于<60岁年龄组,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则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和洋地黄制剂等为主;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增加迅速,虽未达到"指南"的要求,但显示了治疗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AT1受体拮抗剂和ACEI对MI后心室重构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对 MI患者的预后具有深远的影响。 MI后循环和心脏局部组织中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被激活 ,在刺激全身和心脏局部产生代偿反应的同时 ,也带来危害——心肌肥厚和间质纤维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阻断这一系统 ,已显示出具有防止心脏重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归因于抑制循环及局部血管紧张素 ( angiotensin ,Ang )的生成 ,以及减少缓激肽 ( bradykinin,BK)的降解。与 ACEI相比 ,选择性 1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 (简称 AT1受体 )拮抗剂在理论上能够更加长期、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 通过其 1型受体发挥的作用 ,且其作用并不仅限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