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展氨基酸原料的应用领域,促进氨基酸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忠  武履青 《上海医药》2004,25(7):309-312
自1980年我国自行开发的氨基酸输液投放市场以来,先后在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组织、领导下,开发生产氨基酸原料,为输液配套。特别是从1989年明确提出以实现氨基酸原料国产化为目标,以彻底改变进口氨基酸原料垄断市场的被动局面后,国产氨基酸原料品种不断增加,质量迅速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广大的病患者能够用上质量好、价格低廉的氨基酸输液。  相似文献   
2.
张思忠 《上海医药》2007,28(7):294-295
我国制药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在品种、剂型、质量、规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我国医疗保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旦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对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来越大。因此,在一些大城市中,进口药和合资企业的药品逐渐占到了主导地位。这里面除了医疗单位受到利益驱动的因素外,确实存在着我们自身的差距,亟待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特别是政府的支持与干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4.
我院自 1998年以来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风丸治疗中风病人 85例 ,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中风中经络证型 ,以半身不遂症状为主。诊断标准参考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 CT或 MRI明确诊断。治疗组 85例中 ,男 5 5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者 40岁 ,最大者 71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3年 ;脑梗塞 5 8例 ,脑出血 2 7例 ;对照组 33例 ,男 2 2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者 39岁 ,最大者 71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1年 ,脑梗塞 2 5例 ,脑出血 8例。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绌缓急,宣通气血"针刺法对脑梗死发病3天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运用"解绌缓急、宣通气血"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100.00%,与对照组7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解绌缓急,宣通气血"针刺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针刺+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病人均为卒中后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性28人,女性18人,45-75岁,平均66.5岁。其中脑梗死30例,脑出血16例,均采用针刺+功能训练进行综合治疗;西药给予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结果经治疗后显著疗效26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针刺+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积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积水为难治病症 ,现多采用手术治疗 ,但因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不易被患者接受 ,我科自 1998年以来共收治脑积水患者 2 6例 ,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 (排除先天性脑积水 )均经头部CT或磁共振确诊为脑积水 ,其中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32~ 70岁 ,平均 4 5 .6岁 ,病程 3d~ 5年。2 6例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12例 ,脑外伤后脑积水 5例 ,肿瘤术后脑积水1例 ,炎症性脑积水 3例 ,原因不明脑积水 5例。1 2 治疗方法 中医予中药黄芩 15g、栀子 15 g、龙胆草 12g、夏枯草 12…  相似文献   
9.
GMP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思忠 《上海医药》1998,19(11):7-10
我国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是从1982年开始的。该规范由当时负责行业管理的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起草,定名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本》。1985年由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起草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推行本》。卫生部于1988年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版》,并且又于1992年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版》,在此期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先后两次编写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这些版本的陆续出现,促进了我国实施GMP的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大输液包装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及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思忠  邢佩龙 《上海医药》2003,24(12):545-549
临床输液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临床学科。它包括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学等重要内容 ,这些平衡紊乱伴发于多种病理过程。通过合理的输液在调理这些平衡紊乱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病情直接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 ,以达到快速高效缓解和治疗病症之目的。随着医疗的需要和制药技术的不断提高 ,治疗性输液品种也陆续地进入临床。因此 ,输液受到各级临床医生的重视并被应用 ,输液制剂的用量也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年人均用量已达 3瓶以上。为了适应医疗的需求 ,大输液制造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用药、制剂包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