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PLDD治疗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8.54%、34.82%、41.09%和47.57%.优良率分别为31.3%、37.5%、37.5%和56.0%。随访24个月者11例,改善率为46.56%,优良率为54.4%。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通过对2003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行PLDD(Nd∶YAG激光治疗仪治疗,波长1 064 nm)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入组患者术前、术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情况,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20分法)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对其术后优良率和有效率进行评估。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亚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及有效率。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最终选取了资料完整的32例入组,男性组25例,女性组7例,平均年龄59.09岁,入组患者获得了62~1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2.53±23.8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的颈痛、肩痛、上肢麻木、上肢疼痛等症状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1)。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的总分分别为(11.60±3.80)和(15.33±3.43),总体改善率为45.06%(P0.01)。患者总体疗效依据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优7例,良11例,可6例,差8例,总体优良率为56.25%,总体有效率为75.00%;60岁组和≥60岁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68.75%和43.75%,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52.00%和71.43%,有效率分别为76.00%和7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38年以上的长期疗效确切,且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Nd: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对山羊髓核组织生物热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波长1064nm的Nd:YAC激光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生物热效应.方法:选取新鲜山羊完整脊柱80具,将其L6/7节段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标本80个,分为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椎间盘照射组(A组)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椎间盘照射组(B组),每组4|D个标本,再按激光最终照射能量的不同各分为200J、400J、600J、800J、1000J 5个亚组,每个亚组8个标本.观察照射前后标本的质量差和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变化情况,操作结束后水平切开椎间盘观察汽化腔形态,测量汽化腔的长、宽轴.结果:两组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随照射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能量下,B组激光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大于A组,在能量分别为200J、400J时比较P<0.05,能量为600J、800J、1000J时比较P<0.01.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内侧壁的温度升高值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以同一能量进行照射时,B组激光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升高值高于A组激光相同位点处的温度升高值(P<0.01).A组激光照射后肉眼观察汽化腔大致呈圆形或卵圆形,B组激光照射后的汽化腔形态接近于椭圆形,相同能量照射时B组激光的汽化腔长轴大于A组(P<0.01);能量为200J、400J时A组激光汽化腔的宽轴均大于B组(分别为P<0.05,P<0.01),能量为600~1000J时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山羊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优于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但Nd:YAG激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颜面部位于人体显露部位 ,因其裸露容易遭受创伤。伤后对人体的容貌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在早期对创伤组织进行修复可减少瘢痕和畸形的形成 ,恢复及改善组织损伤后的面容 ,这对减轻和解除患者身体的痛苦及心理压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于 2 0 0 0— 2 0 0 1年对 3 6例患者采用无创伤技术修复面部的大面积软组织撕裂伤 ,术后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4~ 62岁。其中有切割伤、撕脱伤、动物咬伤、爆炸伤、飞旋物击伤等。损伤部位 :额部、颞部、颧、颊部、鼻部、上下唇部及颏部。…  相似文献   
5.
颜面部位于人体显露部位,因其裸露容易遭受创伤,伤后对人体的容貌有较大的影响,如能早期对组织创伤的修复,可减少瘢痕和畸形的形成,恢复及改善组织损伤厚的面容,减轻和解除患者身体的痛苦及心理压力都是至关重要的。2000~2001年,我们对颜面部大面积的软组织撕裂伤患者31例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Nd:YAG激光(1064nm)对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方法:新鲜山羊腰椎标本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144个,随机分为18组,每组8个。前9组采用间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A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为250J/10Hz(A1组)、250J/20Hz(A2组)、250J/30Hz(A3组),500J/10Hz(A4组)、500J/20Hz(A5组)、500J/30Hz(A6组),750J/10Hz(A7组)、750J/20Hz(A8组)、750J/30Hz(A9组);后9组采用连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B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与A方法各组对应。采用1064nm Nd:YAG激光,脉宽0.4ms,激光发射功率为10W。A方法激光每次发射持续时间1s,再次重复发射的间歇时间1s。测量消融前后标本的质量,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汽化腔大小。结果:A方法在相同总能量条件下,脉冲频率20Hz时,消融量及汽化腔长、宽轴大于10Hz与30Hz组;脉冲频率相同条件下,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长、宽轴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B方法在脉冲频率相同条件,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宽轴均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频率20Hz、能量750J时,汽化腔长轴最大。相同参数激光消融量除75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汽化腔长轴250J/30Hz、750J/20Hz、750J/30Hz时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汽化腔长轴B方法均大于A方法;汽化腔宽轴500J/10Hz、50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同参数下,Nd:YAG激光发射方式影响激光对山羊髓核的消融量及汽化腔形态。相同发射方式下改变激光参数可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能量下,激光脉冲频率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脉冲频率下,激光能量越大消融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长期疗效,并调查患者治疗满意度。方法:2002年12月至2010年2月,应用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3例,其中16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及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调查患者术后疗效满意度。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平均疗效满意度41.56%,术前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2.13±1.67、13.13±2.36,改善率为25.84%(P0.01)。四肢麻木症状14例,四肢无力症状10例,踩棉感10例,步行困难5例,其术前各项症状NRS评分分别为4.00±2.35、3.10±1.20、3.60±3.20、2.60±2.60,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00±1.84、2.20±2.20、1.44±1.74、2.00±2.12,均较术前降低(P0.01)。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虽然改善率不高,但长期随访未见加重,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对于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而言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35例颈性眩晕患者,男14例,女21例,年龄35~79岁,平均59.1岁。均使用Nd:YAG激光治疗机(波长1064nm)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的评估。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4~66个月,平均41.8个月。末次随访时,35例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总体疗效依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5例,总体优良率为71.43%,总体有效率为85.71%。60岁组和≤60岁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75.0%和68.4%,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61.90%,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创伤小,安全性高,中期疗效较满意,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erssion,PLD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脉冲式Nd:YAG激光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其中随访两年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岁.21例均有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均为阴性.影像学检查:以前方中央型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为主而后方受压较轻者15例,以后方黄韧带肥厚压迫马尾神经为主而前方受压较轻者6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29分)对21例患者术后1、3、6、12和24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3、6、12和24个月的优良率前方受压为主的患者分别为46.7%、66.7%、66.7%、66.7%和66.7%.后方受压为主的患者分别为16.7%、33.3%、33.3%、33.3%和33.3%.结论 PLD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一定的疗效,对前方受压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比后方受压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并探讨长期疗效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PLDD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7例。通过回顾性研究,73例获得完整长期随访资料,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19~72岁,平均57.9岁,60岁及以上者50例,60岁者23例。于术前和末次随访应用JOA29分法进行总体评分,应用NRS法对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进行分别评分。结果:73例患者末次随访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的NR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本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7.3±3.9和25.0±4.7,总体改善率65.59%(P0.01);60岁组和≥60岁组患者比较,改善率分别为74.72%、5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比较,改善率分别为73.35%和57.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年以上的长期疗效确切,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