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感染及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70例经临床及肾脏病理确诊的特发性FSGS患者的AKI、感染及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分析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结果:(1)70例特发性FSGS中,34例(48.6%)并发AKI、14例(20.0%)合并感染、11例(15.7%)出现血栓栓塞。(2)AKI以男性多见,其尿蛋白水平较高,血白蛋白水平较低,小管间质损伤更重,小管急性损伤的程度与AKI的分期有关;随访过程中AKI患者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显著低于未合并AKI者。(3)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见,院内感染占50%;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更高,血白蛋白、球蛋白、IgG水平则较低;随住院时间延长,感染发生率升高,院内感染所占比例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低于20g/L和住院时间延长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血栓栓塞包括颅内静脉窦血栓2例、颈内静脉血栓1例、右肾静脉血栓1例、股静脉血栓2例、腘静脉血栓2例和肺栓塞3例;血栓栓塞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于未合并血栓栓塞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Cs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血栓栓塞独立相关。结论:FSGS患者肾小管损伤、低白蛋白血症和住院时间延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浓缩分别在AKI、感染、血栓栓塞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病综合征(NS)不同肾脏病理类型合并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42例NS合并血栓栓塞症患者均行肾活检明确诊断,其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MCD)9例(21.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0例(23.8%)和膜性肾病(MN)23例(54.8%)。分析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症时的临床表现,血液和尿液等实验室检查特点。血栓栓塞症的确诊方法为:肾血管、下腔静脉、肺动脉以及腹部其他血管行CT血管成像(CTA);四肢深静脉、颈内静脉采用压迫型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头颅血管。结果:(1)本组患者年龄9岁~65岁,三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MN组平均年龄(36.2±17.0)岁,较文献报道特发性MN患者平均年龄水平低(P0.05)。(2)NS病程中的任何阶段均可发生血栓栓塞症,MCD组多见于NS复发阶段,MN组多为NS治疗无效者。(3)全身深静脉均可发生血栓,常见部位:肾静脉血栓(RVT)21处、肺动脉栓塞(PE)15处和下腔静脉10处;90.5%RVT和60%PE患者为MN组;MN组平均每例发生血栓部位数(1.87处)显著高于MCD(1.1处)和FSGS(1.1处)。(4)镜下或肉眼血尿、腰痛和肾脏体积增大为RVT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PE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少数患者为无症状性VTE。(5)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MN组血白蛋白高于MCD和FSGS组,而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MCD和FSGS组;MCD和FSGS组抗凝血酶III值降低尤其明显(均低于MN组)。D二聚体阳性率86.5%。结论:NS合并血栓栓塞症十分常见,不同病理类型,其发生血栓的时间、部位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有所不同,少数患者发生VTE可无临床症状,高危患者D二聚体阴性亦不能排除血栓可能,需进一步筛查。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酸(uric acid)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早在19世纪70年代Frederick Mohamed就发现血尿酸水平与血压升高有关,经过多年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尿酸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长久以来人们总是将尿酸作为肾功能减退的指标,而非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然而最最近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实在肾脏疾病进展中尿酸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腰带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短管出口处并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短管的出口处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管路不易牵拉移位,出口处并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在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中的保护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ICR背景小鼠,利用高腺嘌呤饲料诱导HN模型,予以达格列净干预。小鼠分为以下4组:正常组(n=8)、腺嘌呤组(n=8)、正常+达格列净组(n=8)和腺嘌呤+达格列净组(n=6)。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肾纤维化和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给予达格列净治疗的腺嘌呤肾病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下降(P<0.05)。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肾中α-SMA表达显著上调,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中α-SMA得到明显抑制(P<0.05)。MASSON染色显示,腺嘌呤肾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13.25±0.21)较正常组(1.49±0.12)严重(P<0.05),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程度(8.6...  相似文献   
6.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 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最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2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前瞻性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和并发症的关系。方法:63例经肾活检及临床确诊且蛋白尿≥3.5g/d的特发性FSGS患者进入本研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分析内皮细胞损伤指标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和E选择素(ES)的阳性率,观察起点内皮细胞损伤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及静脉血栓栓塞(VTE)并发症的关系,观察内皮细胞损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FSGS患者的各项内皮细胞损伤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无VTE的52例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CECs48.1%、vWF92.3%,sTM96.2%,VCAM67.3%,ES28.9%,其中VCAM阳性患者的血压水平、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管损伤指标NAG酶、RBP均显著高于阴性者,CECs及ES阳性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sTM、VCAM与SCr显著正相关,VCAM、vWF与NAG、RBP均有正相关性。随访2月时15例达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5例无效(NR),8例失随访,1例进入腹膜透析治疗退出本研究。CR组治疗后sTM、VCAM均明显下降,而vWF、ES水平变化不明显,PR组治疗前后相比sTM明显下降,余三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前后各项内皮损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随访1年期间11例患者获得持续缓解,该组患者各观察点E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sTM于随访2月时即降至正常,VCAM、vWF分别于随访2月、6月时开始下降,随访12月时仍高于正常对照。(3)合并VTE者CECs、vWF水平显著高于无VTE者。结论:FSGS患者存在明显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其中VCAM及CECs水平的异常升高分别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疾病的缓解内皮细胞功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对FSGS患者的病情及血栓栓塞并发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腹膜透析精细化护理团队、建立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档案、制订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方案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级随访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精细化护理后,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容量超负荷的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减少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降低容量超负荷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尔泰液用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囊冲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使用相同滴眼液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做结膜囊冲洗;观察组采用术尔泰液做结膜囊冲洗。结果通过2d的治疗,观察组治愈率为84%,对照组治愈率为5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尔泰液用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可明显减轻局部水肿,充血反应,缩短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入院的100例患者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全麻诱导前给药,给予对照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给予研究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泵注时间为10分钟)。比较分析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麻醉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维持全麻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丙泊酚、七氟烷维持全麻用药,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