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ZF微缺失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其上含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越来越多研究证实AZF区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以正常生殖或辅助生殖方式遗传给后代引起不育。本文从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类型、Y染色体缺失机制及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意义三个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腹腔灌注热化疗(IPHC)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灌注热化疗并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行IPHC前,CD_3~ 、CD_4~ 、CD_8~ 、CD_4~ /CD_8~ 较对照组降低,SIL-2R升高,行IPHC后CD_3~ 、CD_4~ 、CD_8~ 、CD_4~ /CD_8~ 明显下降(P<0.01),SIL-2R降低(P<0.01).结论:腹腔灌注热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了解腹腔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情况.方法: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了30例正常健康人群和35例腹腔肿瘤病人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显示腹腔肿瘤病人血清SIL-2R和TNF值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7天SIL-2R和TNF开始逐渐下降15天后SIL-2R和TNF明显下降,未手术病人SIL-2R和TNF持续增高.结论:在临床上动态检测血清SIL-2R和TNF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腹腔肿瘤患者的病情在判断、疗效观察及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周粼  张家骅 《云南医药》2009,(2):222-224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快;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势凶险,死亡率仍高达15%-30%或以上,其治疗仍是目前临床讨论中的热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近3年间收治急性胰腺炎102例,采取个别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影响劳动力和日常生活,必须手术治疗,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增加了麻醉的复杂性,现将1965~1991年6月收治的102例156次临床麻醉处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2例中男性98,女生4例,年龄19~50岁(19~29岁62例,30~39岁36例,40~50岁4例)。全脊柱强直46例,胸腰段强直56例。102例中脊柱后凸畸形10例,髋关节强直89例,髋膝关节均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学者报道了白细胞过度激活,释放细胞因子,与氧自由基一起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作者对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内毒素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PAFPG)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它胃良性病变20例。结果:近期效果满意。17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三个月复诊.术前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恢复,体重增加;2例近期吻合口出血,其中一例经胃镜证实有吻合口浅表溃疡;一例术后二月感剑突下无规律隐痛,两次钡餐检查提示吻合口溃疡。作者认为PAFPG术式不失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新方法。但对溃疡的复发、胃癌的遗漏及PAFPG术式的适应症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意义。方法对53例AOSC患者进行EST和ENBD,观察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1例一次性取石成功;11例第1次未取完结石,病情稳定后1周再次取石成功;另21例也赢得宝贵时间,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成功。结论 EST+ENBD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作为AOSC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病人早期少量肠道喂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观察少量早期肠道喂养(EEF)对腹部手术病人的安全性和作用.方法行腹部大中型手术病人48例,分对照(PN)组24例,研究(PN加EEF)组24例.2组采用等氮等热卡,研究组术后20小时给予肠内营养.结果2组病人术后3天、7天体重,血浆白蛋白、氮平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少量进食能增强PN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效果,无副作用,病人有无腹胀是能否进行EEF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