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与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国内尚少见报道。现将1974年~1987年间在我院治疗,并获得面访的73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CCF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TOF-MRA)及3D-CE-MRA,其中7例为外伤性,3例为自发性,男性6例,女性4例,均经临床及DSA确诊,比较分析3D-TOFMRA与3D-CE-MRA在CCF的显示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3D-TOF-MRA可见6例显示海绵窦扩张,9例可见眼上静脉扩张,2例岩上窦、2例岩下窦引流,海绵间窦扩张2例,瘘口显示2例;3D-CE-MRA可见全部10例患侧海绵窦扩大,3例为两侧海绵窦显影并扩大,可见海绵间窦扩张,眼上静脉扩张10例,岩上窦引流5例,岩下窦7例,瘘口显示6例。结论 3D-CE-MRA较3D-TOF-MRA在CCF诊断对海绵窦扩大及瘘口显示、静脉回流等细节显示更清楚,但对双侧海绵窦同时显影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征象鉴别。  相似文献   
3.
癫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公认与遗传因素有关。关于癫痫小系的病例报告为数不少,但癔病群体流行致一家系癫痫爆发的临床研究较为少见。作者在河北省农村发现癔病群体流行致一家系癫痫爆发。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癔病群体流行与当地文化水平低,封建  相似文献   
4.
自1975年1月,我们单独应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一定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以便筛选药物,改进处方,提高疗效,我们观察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异常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脏局限性脂肪沉积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局限性脂肪沉积的发生机制、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CT检查发现肝局限性脂肪沉积症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1岁。采用Aquilion16层螺旋CT机,自右膈顶向肝下缘连续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37例均符合CT诊断标准。结果肝局限性脂肪沉积症37例病灶分别位于S4段背侧15例、镰状韧带附着部14例、S1段4例、S2段2例、S7段2例;病灶大小为8mm-27mm,平均14.8mm;S4段背侧病灶主要为结节状9例和斑片状5例,镰状韧带附着部病变多为结节状12例;边缘清楚的病灶32例,部分边缘清楚的病灶5例。增强后37例病灶动脉期均未见强化,CT平扫+增强扫描复查,病灶均无明显的变化。局限性脂肪沉积的动脉期能谱曲线向下,而静脉期曲线明显向上,但仍低于正常肝实质曲线。结论肝局限性脂肪沉积症主要与异位静脉引流有关,根据本病的CT表现特征诊断不难,但要注意排除肝内其他类似的占位性病变,定期复查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在桡骨头骨折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拟诊桡骨头骨折的肘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MIP重组,按临床采用的Mason法进行I-Ⅳ分型,并与DR在检查体位、显示骨折线、碎骨片移位和空间关系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5例确诊为桡骨头骨折,其中I型2例,II型7例,III型14例,IV型2例;3例为阴性。CT扫描及重建技术应用诊断阳性率为89.3%;DR诊断阳性率为82.1%,CT在显示骨折线、碎骨片移位和空间关系方面均优于平片。结论螺旋CT及MIP、SSD和MPR重组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清晰显示桡骨头骨折并分型,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学上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 GGN)的肺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并接受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肺部伴有p GGN的4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肺癌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性腺癌组(24例)和非浸润性腺癌组(22例)。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病灶周边及内部征象等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浸润性腺癌组p GGN大小、密度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 GGN病灶三维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097、5.502,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影像学上p GGN病灶大小、密度以及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象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和AIS、MIA、AAH等非浸润性腺癌,有助于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过去对胰胆管汇合部解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胰胆系疾病的关系关注较少,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开发及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清楚显示胰胆管汇合部的解剖提供了保证,也为临床研究其与胰胆系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便利.本文就胰胆管汇合部的研究历史、生理发生、影像解剖、胰胆管汇合部的分型及影像学诊断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的分型、发生率及异常汇合与胰胆系疾病的关系。方法统计来我院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符合测量和诊断要求的6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次激发FSE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获得MRCP图像。结果根据胰胆管汇合部解剖形态,将胰胆管汇合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其中异常型又可分为P-B型、B-P型及分别开口型。在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组之间,胆系结石和胆囊炎、胰腺炎、胆系肿瘤、胰腺肿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异常型更易发生胰胆系疾病。异常型中的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的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显示胆系结石、胆囊炎和胰腺肿瘤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型和P-B型的胰腺炎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而B-P型胆系肿瘤明显高于P-B型、P-B型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正常型和异常型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的发生率相近(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BM很容易合并胰胆系疾病,特别是胰腺炎、胰胆系肿瘤的发生明显增多,MRCP检查有利于胰胆管汇合部的分型诊断,可为该部位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胰胆系疾病早期诊断与预防性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