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移植病人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病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科2000年8月至2002年1月期间进行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病例。结果 共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36例。术后8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2例出现腹泻,发热2例,1例为黄疸,4例无明显症状。在CMV感染的病人中,检测到CMV—IgM( )或(和)CMV-DNA( ),其中CMV—IgM( )5例,CMV-DNA( )6例。病人经更昔洛韦治疗后血清CMV-DNA变为阴性。全部治愈。结论 对病人CMV—IgM和CMV—DNA(FQ-PCR方法)联合检测应用能够对CMV感染病人作出诊断并且指导治疗。更昔洛韦能够有效的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induced by zinc sulfate on reperfusion injury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in rats.Methods :The homologous male Wistar rat model of heterotopic total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used. The ZnSO4 treated rats receiv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Zn2+5 min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t a dose of 5 mg/kg (Zn 1 group),10 mg/kg(Zn 2 group) and 15 mg/kg(Zn 3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The tissue concentration of HSP70 was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In addition,blood sugar (BG)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mylase and lipase were examined 24h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in the pancrease graft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Results:Light microscopic studies showed that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in Zn 2 group and Zn 1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Zn 3 group. The value of BG and serum lipase and MPO in Zn 2 group < Zn 1 group 相似文献   
3.
李志伟  张同琳 《医学综述》2003,9(11):643-645
1 异种移植排斥反应概述器官移植现在被认为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人类器官供体缺乏严重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这就激起人们对异种移植的兴趣。异种移植是指不同种属动物之间组织或器官的转移。由于不同种属动物遗传背景不同 ,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反应有差异 ,1970年R .Calne首次将异种器官移植分为 :①协同性异种移植 :指供、受体双方进化关系较近 ,类似于第一次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异种移植 ,移植物存活以日为计 ,如狒狒、猩猩的器官移植给人。②非协同性异种移植 :指供、受体双方进化关系较远 ,类似于第二次接触抗原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培育转人CD5 9cDNA首建小鼠 ,以进一步研究异种移植 ,并为建立鼠系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转基因结构pEGFP -C1-OMT -CD5 9,限制性内切酶切除质粒载体 ,回收、纯化包括人CD5 9cDNA、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基因及各自启动子的约 3 .3kb的基因片段 ,用显微注射法将此片段注入小鼠受精卵 ;提取F0 代小鼠尾组织DNA ,用PCR法初选 ,再用Southern杂交法对PCR阳性鼠进一步筛选 ,确定阳性转基因首建小鼠。结果 共注射 5 90枚受精卵 ,移植于 2 4只受体母鼠中 ,出生F0 代小鼠 73只 ;PCR初选有 8只呈阳性(6♂∶2♀ ) ,Southern杂交有 2只呈阳性 (1♂∶1♀ ) ;经粗略估算 ,整合外源基因拷贝数分别为 3和 10。结论 成功地培育出转人CD5 9cDNA首建小鼠 ,用PCR和Southern杂交法证实了外源片段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综合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2年3月366例连续术后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2例,女性72例,年龄18 ~69岁,平均年龄44.5岁.记录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发胆漏患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行球囊成形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0 ~ 129个月,平均58.5个月,36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42例(11.5%).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第2次热缺血时间(门静脉血流复通到肝动脉血流复通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胆道吻合口直径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相关(Wald=9.474~ 17.208,P<0.05).12例胆漏患者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22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经肝胆道造影球囊成形术治愈,其中6例放置了胆道支架;8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6例经皮经肝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1例接受二次肝移植后痊愈,1例恢复不良.结论 第2次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吻合口大小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胆管非弥漫性狭窄及胆漏的微创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1岁.主因腹胀、腹痛8 d,加重4 d急诊入院.无发热,症状加重后伴频繁呕吐.既往2个月前曾发生餐后消化道出血1次,有呕血及黑便.B超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异常扩张,最宽处12.6 cm;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偏有可见一异常液气平面(图1);CT检查可见十二指肠旁囊性占位(图2).诊断为腹膜后占位、十二指肠不全梗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FK506作为宏嵌合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中,骨髓移植前对受体预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 方法 100只雄性C57BL/6和60只雌性BALB/C小鼠分别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雄性ICR小鼠15只作为无关第三品系用以检测移植耐受状态的特异性.将60只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无处理对照组、单纯FK506组、单纯骨髓细胞移植(BMT)组、实验组(FK506 BMT)和无关供体对照组,每组12只.FK506诱导及维持方案是皮肤移植前对受体小鼠先给予大剂量FK506腹腔注射(3 mg/kg×2 d),移植当天尾静脉输注2×107个骨髓细胞,再以小剂量FK506(0.5 mg/kg×7 d)短期维持治疗.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时间、对第三方皮肤的排斥反应及对供体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 结果常规剂量的骨髓输注或短期FK506治疗并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没有宏嵌合形成.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24.0±1.5)d比无处理对照组(9.6±1.1)d、单纯FK506组(10.5±1.6)d、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10.3±1.5)d、无关供体对照组(9.8±1.1)d明显延长(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组供者特异性抑制率80.55%±14.10%明显高于单纯FK506组38.65%±12.43%及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35.41%±8.99%(P<0.05),实验组宏嵌合呈阳性. 结论采用短期大剂量FK506这一温和的非照射预处理方法,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能够促进宏嵌合的形成及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9.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结肠镜辅助下术前经肛门置管减压,以及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探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治疗选择.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8月治疗11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在结肠镜辅助和x线指引下经肛门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梗阻部位的近端肠管进行减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腹围、腹腔内压力、腹平片等的变化,评价肠梗阻的治疗效果;(2)肠梗阻缓解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后行择期腹腔镜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结果 (1)置管减压5~14 d后,11例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均有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2)11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一期切除、吻合手术;(3)11例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4)平均随访15.2个月:局部复发率为9%(1/11),切口或穿刺孔种植率为0(0/11),无瘤生存率为91%(10/11).结论 结肠镜辅助术前减压,联合腹腔镜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肠梗阻安全有效,此法可能成为治疗左半结肠癌的最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rtsmouth POSSUM,P-POSSUM)、结直肠切除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colorectal POSSUM,Cr-POSSUM)对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 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2-2005年903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切除的资料.903例中,结肠癌518例,直肠癌385例.用ROC曲线分析判断评分的判别能力,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评分的拟合优度,用不同危险因素群的O∶E值判断评分的预测能力.结果 903例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为1.0%(9/903).POSSUM、P-POSSUM、Cr-POSSUM预测的病死率分别为5.6%、2.8%、4.8%,三种评分预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实际的病死率,O:E值分别为0.18、0.35、0.2.结论 POSSUM、P-POSSUM和Cr-POSSUM在结直肠癌手术中预测的病死率高于实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