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20只Wistar大鼠以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及其邻近区域对脑室系统室管膜的传出联系。在脑室系统某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见许多膨结和终末膨突。这些纤维似乎参与形成室管膜上、下丛,构成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成年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损伤后nest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 (kainicacid,KA)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stin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向成年SD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位注射 0 .5 μlKA(1mg/ml) ,分别于手术后第 1、3、7、14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nestin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纹状体内可观察到微弱的淡染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 ;大鼠纹状体KA损伤后 1d ,nestin样免疫活性增强 ;第 3天nestin样免疫活性达峰值 ,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的胞体肥大 ,突起粗大 ,分支增加 ;此后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减弱 ,其胞体和突起逐渐变小变细。 结论  成年大鼠纹状体内注射海人藻酸可诱导nestin的大量表达 ,该表达可能与脑损伤后的自身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缺氧缺糖海马脑片CA1区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 2周的海马脑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HOTC)、单纯缺氧缺糖组 (OGD)和预加MK -80 1后再缺氧缺糖组 (MK -80 1+OGD) ,作HE染色 ,Bcl -2、Bax免疫组化反应染色。结果 :HOTC组、OGD组和MK -80 1+OGD海马脑片CA1区均有不同程度Bcl -2、Bax蛋白表达和细胞缺失形成的空洞。HOTC组MK -80 1+OGD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强于OGD组 (2组均P <0 .0 5 ) ;Bax蛋白的表达均弱于OGD组 (2组均P <0 .0 5 ) ,同时细胞缺失形成的空洞有所减少。结论 :MK -80 1可以引起缺氧缺糖性海马脑片CA1区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减轻其锥体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离体神经组织培养尤其是海马脑片培养,可以弥补在体动物实验方面的一些局限性,是现代神经科学工作者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实验证实,离体海马脑片缺氧缺糖培养模拟“脑缺血”,可以重现在体动物实验时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的特点,所以许多学者利用海马脑片缺氧缺糖培养模型来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目前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有多种.但各方法间存在着差异,本文对目前运用较多的浸没法、充N2法和三气缺氧培养箱法进行了比较,并将其中两种方法予以结合。以期为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各区域NMDA受体亚单位NR1表达的变化和差异 ,探讨NR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结果  1 在前脑缺血再灌流后早期 ,海马各区域NR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CA1区 ,下降趋势持续存在且不可逆 ,直至再灌流后第 7d ,NR1在该区域的染色强度降至对照组的 17% (P <0 0 5 )。CA3区及齿状回 ,NR1的表达下降是可逆的 ,再灌流后 72h ,齿状回的表达恢复正常 ,再灌后第 7d ,CA3区的表达也恢复到对照组的 96 % ,两组间染色强度无显著差异。 2 在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出现前的缺血再灌流的早期 ,NR1在CA1区、CA3区及齿状回表达下降的幅度不一致 ,再灌后 6h以前 ,CA1区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A3区及齿状回 (P <0 0 5 ) ,再灌后 12h ,CA1区的下降幅度仍低于CA3区 (P <0 0 5 )。结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1在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表达下降的幅度和可逆性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造成CA1区缺血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to NR2B,ANR2B)对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R2B mRNA表达的影响,分别向成年SD大鼠海马CA1区内立体定位注射ANR2B、NR2B正义寡核苷酸(SNR2B)、无菌生理盐水(NS),或者插针不注射(NSNO),24h后行四动脉阻断前脑缺血手术(缺血15min、再灌注24h),经心冲灌固定取脑,连续冰冻切片,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每侧鼠脑NR2B 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LEICAQWin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缺血组海马各区的NR2B mRNA显色强度明显增加;缺血再灌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海马CA1区内ANR2B注射点及其周围的NR2B mRNA显色明显下降;而在注射SNR2B、NS或NSNO的各组海马切片上,NR2B mRNA显色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ANR2B可以特异性地在体局部防止缺血后NR2B mRNA的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解加强管理以后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污染情况,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和规定,1998~2000年连续对我院使用中消毒液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 法1.1监测方法:采样时间选择使用中消毒液更换前,采样时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消毒液,加入9.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混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溶液0.2ml,滴于普  相似文献   
8.
NR2B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海马CA1区NR2B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反义寡核苷酸(ANR2B)对海马CA1区NR2B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筛选有效的反义寡核苷酸,为探讨针对NR2B的新药物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设计、筛选、合成ANR2B。正常SD大鼠,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下观察NR2B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ANR2B后,注射区及其周围NR2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仅有少量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散在分布;而在注射NR2B正义寡核苷酸(SNR2B)、生理盐水及生理盐水插针不注射的海马切片上,海马CA1区的染色特征与注射ANR2B者有明显差别,其作用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及顶树突的NR2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ANR2B能够降低NR2B蛋白质在正常大鼠海马CA1区的基础性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NR2B三种蛋白质的生后发育变化。方法 :生后不同时段的SD大鼠各 5只 ,作HE染色 ,NR1、NR2A、NR2B组化反应染色。结果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NR1、NR2A、NR2B的表达 ,NR2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NR1与NR2B在P1d和P4d ,两者在CA3区的表达均高于CA1区 ,P1w后两者在CA1区的表达则高于CA3区 ,在P2w~P3w其表达至峰值。而NR2A在P1d、P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表达下降 ,约在P4w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NR2A和NR2B的表达。提示生后早期中NR1、NR2A、NR2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德广  张凤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2):181-183,i0004
背景:在成年大鼠的脑室下层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这些细胞持续不断沿着嘴侧迁移流不停地向嗅球迁移并分化嗅球内的中间神经元,阻断嘴侧迁移流对这些细胞的迁移以及分化是否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目的:探讨嘴侧迁移流阻断对脑室下层细胞迁移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1997-09/1999-01在徐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嗅茎切断30 d组(n=10)和60 d组(n=15,其中5只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嗅球后切断嗅茎,手术30,60 d后将动物灌注固定处死,制作脑的连续石蜡切片,计量嗅球后份平面嘴侧迁移流的细胞密度和横截面积、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嘴侧迁移流内的细胞进行定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嗅茎后份平面的细胞密度,横截面积和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纳入25只SD大鼠,因手术动物死亡和嗅茎切断手术失败,用于分析的动物只有13只,30 d组5只,60 d组8只(其中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3只).①嗅茎切断后嗅茎后份平面嘴侧迁移流形态学及数量变化:在Nissl染色的切片上,嘴侧迁移流细胞较密集,染色深,和周围组织区别明显.未见明显的核固缩、核碎片等细胞死亡的特征.嗅茎切断30 d组和60 d组手术侧嗅茎后份平面的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侧(P<0.01),60 d组手术侧嘴侧迁移流在嗅茎后份平面的相对细胞密度高于30 d组手术侧的细胞密度(P<0.01).两组手术侧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侧(P<0.01),但嗅茎切断60 d组和30 d组手术侧无差异(P>0.05).②嗅茎切断手术后嘴侧迁移流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嗅茎切断60 d后,嗅茎后份平面嘴侧迁移流内积聚的细胞表现为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阳性.结论:切断嗅茎导致嘴侧迁移流内神经元前体细胞在切断平面的尾侧积聚,这些集聚的细胞可能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