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ALT、 TBil、 AST、 HA、 IVC、 L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够有效缓解肝纤维化损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55例、部分应答组71例、无应答组24例基线,治疗12周、24周、5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比夫定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组均较无应答组升高(P<0.05)。在完全应答组内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自服用替比夫定12周起及其后各时间点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应答组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从服用替比夫定24周起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可抑制其HBV复制,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中度、32例重度、64例肝硬化、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和30例健康人,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下降最显著;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数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减少(P〈0.05);HBV DNA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严重的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新洲社康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干预,实验组接受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健康行为遵医度、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健康行为遵医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时机理论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其健康行为遵医度及疾控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与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血清ChE活性,并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肝病程度越重,ChE活性值降低愈明显,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ChE活性值降低愈明显,与病理损害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hE可用于慢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血清ChE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变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胆碱酯酶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健珍 《肝脏》2003,8(3):66-67
血清胆碱酯酶 (ChE)来自于肝组织中 ,在肝细胞内合成 ,肝脏受损害时 ,此酶合成减少 ,以至其活性降低。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 ,是公认的能反映蛋白合成功能和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有文献报道[1,2 ] ,血清ChE活性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程度。为探讨血清ChE与临床及肝组织病理关系 ,对 10 5例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血清ChE活性进行了测定。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0 5例各种肝病患者均为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4月我院住院患者 ,年龄 9~ 77岁 ,男 77例 ,女 2 8例。临床诊断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9…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索非布韦(SOF)联用达卡他韦(DC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真实世界研究(RW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门诊诊治的CHC患者43例,接受SOF联用DCV治疗12 w,随访12~48 w。结果 43例均完成12 w疗程及停药12 w观察,23例完成停药24 w观察、18例完成停药48 w观察;在治疗2 w、4周 w和12 w时,血清HCV RNA转阴率分别77.0%(33/43)、93.0%(40/43)和100.0%(43/43);在停药12 w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为100.0%,23例停药24周HCV RNA仍阴性,18例停药48周HCV RNA仍阴性;在治疗2 w、4 w和12 w及停药12 w时,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8.3±14.4)U /L、(25.4±12.9)U /L、(22.5±9.4)U /L和(21.8±8.6) U /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5.4±10.4)U /L、(24.7±9.6)U /L、(22.8±7.7)U /L和(22.3±6.5)U /L,也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在停药12 w时,血生化学应答率为100.0%,23例停药24 w、18例停药48 w时,肝功能仍持续正常,8例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90 ml·min-1·1.73 m2,治疗期间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eGFR最低降至60.76 ml·min-1·1.73 m2),停药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未因eGFR下降而需调整用药或停药情况;用药期间发生失眠3例、恶心2例、乏力1例、头痛1例、脱发1例,均发生于治疗的早期,未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采用SOF联合DCV治疗CHC患者可获得极高的SVR12和生化学应答率,且安全性良好。长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8.
9.
124例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健珍 《广东医学》2004,25(1):76-77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 (简称重肝 )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 ,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 1 2 4例住院重肝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37 1 % (46/1 2 4 ) ,以腹腔感染占首位 ,其次为胆道感染及肠道感染 ,致病菌以G- 杆菌为主。结论 重型肝炎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影响预后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的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丙型肝炎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广东省194例丙型肝炎患者HCVNS5B基因区域,特异性PCR产物测序后通过美国洛斯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CV数据库的Blast程序进行HC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194例丙型肝炎患者中有99例为单纯HCV感染者、95例为HIV/HCV共感染者.丙型肝炎患者HCV共有8种基因亚型,其中1b亚型占42.3%(82/194)、6a亚型占35.0%(68/194)、3a亚型占11.9%(23/194)、3b亚型占6.7%(13/194)、2a亚型占2.6%(5/194)、1a亚型占0.5%(1/194)、4a亚型与0.5%(1/194)、5a亚型占0.5%(1/194).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单纯HCV感染者HCV有7种基因亚型,以1b亚型为主,占67.7%(67/99);丙型肝炎患者中的HIV/HCV共感染者HCV有5种基因亚型,以6a亚型为主,占53.7%(51/95).结论 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主要基因亚型为1b亚型和6a亚型;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单纯HCV感染者与HIV/HCV共感染者HCV主要基因亚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